儒家关于道德的名言

1、儒家有关道德的经典名句及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第如果发问者是受过西方哲学熏陶的学者,想知道如何才能比较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在看问题上(亦即所谓“知识论”的观点上)有何不同以及如何才能最简单而传神地解释其间之不同,我的答复是:所有我见到比较中西哲学的论述中,最接近“知识论”的说法,当推F.S.C.Northrop(诺斯洛普)所著的The Meeting of East and West(《东西汇通》)(NY., Macmillan, 1946)。诺斯洛普(1893—1992)写此书时,是耶鲁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以极具科学思维著称。所以,他以“知识论”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文化,竟能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他说,西方人看问题,就好比一个人(即认知者)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被认知之物)如何运转,而东方(主要指中国)人看问题则好比本人在地球上与地球同时运转。这种差别,真是一语道破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永远是天人对抗、人如何征服大自然。这种差别是中西哲学对比的钥匙。由此,一切差别均迎刃而解了。

(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9)、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社科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涂可国教授致辞,他从实学和董学关系的角度,指出董仲舒治国理政思想展示了充分的实学要素;从董学与衡水关系的角度,指出“文化衡水”是衡水市的一个重大战略谋划,而董学的发展为其提供重要支撑。

(10)、践行儒家文化是不是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你问出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很显然,挤公交车之事极小,儒家文化如何在生活在落到实处之事极大!所以我想你并不是在问挤公交车,而是想问儒家文化能否挤上现代社会这辆高速列车? 

(11)、(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2)、照这个路子,如果把知行合一的道理推导到极致,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王阳明所说的: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4)、讲到这里,我想那位同学应该可以理解和明白儒家文化与“挤公交”的关系了吧。当然儒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继承形式在发展变化中,如《经典咏流传》中对古典诗歌的改编传唱,《中国诗词大会》中对古诗的解读。但是,“仁礼”永远不过时,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先来后到、推己及人、以德服人等儒家思想在改造与承传中永不过时。(回扣“挤公交”的话题后,又迅速拓展开去,说到儒家文化的传承,再回扣材料“推己及人”等内容,收放自如。)

(15)、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感悟)人应该有傲骨,但不应该有傲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18)、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19)、(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0)、如果你觉得我上面的话有些抽象,那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现代流行一种企业文化,不是打卡、不是茶话会,而是学习并践行《弟子规》、孝悌思想以及仁爱思想,结果是员工好起来,企业也好起来。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不信大家可以百度。如果我们说得不那么功利,再比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儒家文化这些有益于人生的智慧非常丰富。古代那么多仁人和圣贤做人那么成功,凭的就是儒家文化。现在就不管用了?我不信。真的沉下心学进去,你一定会有收获。

2、儒家道德修养格言

(1)、话说有一天,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正在花园除草。他发现总有很多生命力特别顽强的杂草与鲜花争夺养分,所以人必须经常耗时费力地去除杂草,精心伺候娇柔的鲜花。于是他触景生情,问了老师一个问题:

(2)、(译文)千里长的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就坍塌决堤;百尺的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里冒出的火星而引起火灾焚毁。

(3)、译文: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译文:喜爱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这样的人世界上太少了。

(5)、其中的良知,同样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6)、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7)、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9)、另外,还有两个其他发展,影响了美国的中国儒学研究。

(10)、(译文)人心里的欲望就好像深谷一样,很难用土来填满。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应当认真执行这些法律。政府的真正生命就在于此。

(13)、(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5)、所谓格物,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

(1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17)、(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9)、(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0)、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余瞿二家同爱客,

3、儒家关于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唐代:张说原文: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荀子·劝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孔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看他撩乱张帆走。逾月始到鹦鹉洲,呜呜暮角喧城头。

(7)、风标当剧部,冠带称儒家。去矣谢亲爱,知予发已华。

(8)、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9)、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1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1)、(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只要他骄傲而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提了。”

(12)、我们不能把法律当作吓鸟用的稻草人,让他安然不动地矗立在那边,鸟儿们见惯以后,会在它顶上栖息而不再对它害怕。

(13)、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14)、(论语原文)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系统梳理了中国历史中延续传承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从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科技文化、器物文化四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深度解读,构建了26个主题文化库,4万个知识导航节点,内容权威,分类科学,设置合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精准、权威、可信的文化知识服务。

(16)、(感悟)有一个说忠言的朋友比有一百个说漂亮话的有价值得多。

(17)、(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再愚钝的人,他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

(18)、(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19)、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2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儒家关于道德的名句

(1)、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峙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是跟一颗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巴尔扎克

(2)、做出这个判断,必须有异乎寻常的勇气。普通人治学既无如此的认真,更无如此的胆魄。

(3)、(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另外,有两篇报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一篇是报道儒家教导如何可以让愿意接受的美国人取得“金融上的成功”(即致富之意)。这是一篇来自“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有关美籍华人的报告。该报告称美籍华人是美国的“三最”族群:即(1)薪水最高;(2)受教育水平最高;(3)成长最快。报告引用了一位华人赵觎孔的证言,解释为何儒家教导能有如此功能。他归功于儒家的五项箴言:第具有任重而道远的精神与做大事的决心;第受过良好的教育;第节俭朴素,不可暴殄天物;第妥善照顾家人;第广为结交“益友”。根据赵的解释,第三点有关节俭朴素的箴言,是攒钱的秘诀,由此才有投资本钱的来源。如像一般人寅吃卯粮,是绝对无法可比的。

(5)、之所以如此极端,因为王阳明要另辟蹊径,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解释“格物”的道理。王阳明认为:

(6)、美国独立战争以至美国开国初期,其时相当于中国清朝的乾隆与嘉庆年间。那时候美国与中国并无来往。以上这些美国开国元勋与名人们,如何得知孔子与儒家思想,似乎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据了解,杰斐逊对法国启蒙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甚为景仰。而伏尔泰本人则极为推崇儒家的道德教诲,认为孔夫子应名列于世界万圣之中。杰斐逊总统就职演说中有关儒家“为政以德”的理念,可能是受到伏尔泰的影响。

(7)、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会长、董子学院首席研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做了题为《当疫情遇上“大一统”》的致辞。他指出董仲舒的国家治理思想与理念,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所具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便得益于董仲舒所倡导和弘扬的“大一统”治理方式。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9)、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译文)刺耳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有用,就像药虽然苦,却能去除疾病。

(12)、(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论语—学而学》

(14)、关于阳明心学,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讲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

(15)、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16)、(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17)、(赏析)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宋代的大臣吕端,宋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弃“小慧”而就“大智”的一个好例子。《汉书》中张释之为上林尉的辩护,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来立论,从而得到汉文帝理解的。

(18)、(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20)、(赏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的人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他广招门徒,不论什么种族、氏族,都可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打破了等级制,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化、大众化。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中国古代似学的先例,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

5、儒家关于道德修养的句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译文: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3)、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积淀在当代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之中,以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渗透到我们的骨髓和血液,发挥着长久的作用。

(4)、儒学在美国民间究竟什么时候才受到广泛认可,几乎没有人能够具体作答。一个自称是“民间百科全书”的网站,居然声称其时间应在1849年的“采金浪潮”之后。它的解释是:由此浪潮带来的华人移民,把孔夫子的哲理带到美国。另外一种说法是,儒学传到美国与“先验哲学”的兴起有关。这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哲学运动。其动力来自对当时哲学界“理智主义”与“唯灵主义”两个偏向的不满与批判。它的中心思想建筑在反对基督教“原罪”信仰之上。“先验哲学”认为,人性本是原善,而因后天的社会环境与制度而腐化。这恰与儒家“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吻合。

(5)、(翻译)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6)、(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7)、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8)、儒家历来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修身”一词,作为术语,已多次出现在当时的儒家著作中。仅以《四书》为例,《孟子》出现三次,《中庸》出现八次。《论语》则曰“修已”。《宪问·子路问君子章》: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已把修身与使百姓安宁联系在一起。

(9)、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

(1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11)、李宗桂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创造性构建——董仲舒思想的特质及其影响》。他指出,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治国安邦、安身立命之道。孔子开启了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先路。孟子和荀子分别从内圣和外王两个方向发展了孔子思想。董仲舒创造性地继承并且创新性地发展了孔子的内圣外王理念,拓展了孟子的内圣之道,深化了荀子的外王思想,推动思想文化和体制机制的建设,为内圣外王之道的实现创建了切实的通道,将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理想变成了现实。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另一大发展,就是苏联于1957年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卫星在美国造成的震荡。消息传来,美国国会认为这代表美国的教育远远落后于苏联。为了要奋起直追,国会于次年(1958年9月2日)通过了一项《国防教育法案》(NDEA)。据统计,在NDEA补助之下,美国初步成立了19所地区研究中心(有的也叫国际研究中心)。到了1980年9月以后,NDEA就被《高等教育法案》所代替。虽然没有统计,但如今数十年下来,这两个法案的补助办法,为美国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也包括汉学家,其中当然也有儒学家。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16)、法家。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法家相信,如果坚守法制,哪怕是平庸普通的人也能成功地进行管理;但若抛开法制,才能超卓的人也必然会面临失败。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管理制度,没有强力、灵活的推行措施,也不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法家将管理权威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前者指管理者在既成条件下(如受委任)所获得的权威,后者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自行创造的权威。法家尤其注重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之势”,主动创设“人为之势”,并以此为后盾,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历史上,法家代表人物大多有丰富的执政和管理经验。虽然这些人物所获毁誉各异,但法家理论却从未被遗忘过。)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仍能从中不断寻求启示。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尽管理论存在着种种缺点,但阳明心学的效用却很突出,因为它特别容易给人自信,还能够在自信的基础上激发人的行动。越缺乏逻辑敏感度的人,反而越容易在阳明心学中获益。所以,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其实理论的完善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能抓住痛点、鼓舞人心。难怪长久以来,阳明心学竟如此雅俗共赏,受到了既广泛又热烈的欢迎和追捧。

(19)、——《孟子—梁惠王上》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爱人者,人恒爱之;;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20)、兵家。兵家管理的领域主要在于军事,但其中蕴涵的管理战略、策略、方略,对其他领域无疑也有借鉴价值。在管理战略方面,兵家讲究运筹谋划,强调管理者审时度势,对外界环境和组织内部有清醒正确的认识,并据此作出判断和决定。在管理策略方面,兵家提出要“因变制胜”,强调“变”的因素,要求管理者对各种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并能积极创新求变,时时处处占据主动,不受制于人。在管理方略方面,兵家提出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想管理很多人像管理很少人一样轻松,就须依靠组织和编制的作用;要想形成富有效率的组织,就须以严格的纪律、法令进行层层控制,辅以思想教育,对下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形成特定的层级制度,以做到首尾一致,令行禁止。兵家因擅于计算、预测,强调变数而备受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有人认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尤其是市场尚未完全规范化)环境中,兵家思想将大有用武之地。一些涉足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在关注中国文化背景时,也确实将兵家学说放在了重要位置。

(1)、会议结束后,学者们前往枣强县、景县、故城县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董子文化旅游小镇。

(2)、《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

(4)、《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5)、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能在心学中找到自己人格向上攀越的可能性,因为:

(6)、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莎士比亚

(7)、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现代人要是“格竹子”,就一定会用到生物物理实验室的各种现代化的高精设备,而且,也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9)、(翻译)孔子说:“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担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从不感到厌烦,仅仅做到这些就是了。”

(10)、所谓致知,是将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逐渐由一事一物背后的终极原理,而掌握到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

(11)、我们知道,儒家道德体系的建立有一个过程,发端于孔子,由一系列德目和对德目的解释组成,如“三达德”(仁智勇)和由“仁”统领的一个价值体系,包括忠、孝、信、悌、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等。到孟子时,将此提炼为仁、义、礼、智“四德”,并为其找到了来源和根据即“四心”和“四端”。到汉代董仲舒时,又增补了“信”;这样,儒家的“五常”之德便最终确立下来,与“三纲”一起,构成了两千多年政治文化的核心。

(12)、(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20日上午,进行了第二场专家主旨演讲。由北京大学丁四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何善蒙教授、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秦进才教授、中国社科院大学刘国民教授、安徽大学解光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衡水学院特聘韩国专家金周昌教授分别做了主旨演讲。

(14)、《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15)、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答伯庸》宋代冯京原文: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17)、真正的美德产生真正的勇气。每一个怕天怕人怕鬼的人,一定是心中有鬼,一定是品行不端的人。

(18)、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醉舞狂歌此地多,

(19)、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20)、(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1)、但心学却是支流,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民间学说。认同者觉得他拨云见日、拨乱反正,发现了沉埋千年的儒学真谛;而厌恶者,则将它视为欺世盗名、扰乱人心的异端邪说。

(2)、孟子认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不忍人之心,不忍心看到别人遭受痛苦不幸。譬如,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并非是为着同这小孩子的父母攀结交情,并非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间博得声誉,也并非是讨厌那小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的。孟子称这种纯然发自人的本性的同情心为“不忍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爱的表现,加以保护、培养、扩充,则可成为仁德的品质;君王仁德,便可安定天下。

(3)、上面提到的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据说他家里还供有孔子的画像。而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在他1801年就职演说时,还特意提起孔夫子在德育上的训诲。另外一位向来以立言、立行而为后人尊称为“美国精神典型”塑造者的富兰克林,也推崇孔夫子的德育教导,认为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尤有甚者,潘恩甚至将孔夫子与耶稣基督、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4)、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5)、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呀

(6)、这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当一个人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无须多言,其他人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自身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信服他的。

(7)、而当时的儒生,特别是那些考中功名的,虽然能把儒家经典背得烂熟,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将平生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而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人,他们内心的想法与实际的行动,往往正好相反。这就意味着知、行的脱节,即“说一套,做一套”。

(8)、承继孔子对君子提出的一点儿希望,“正己”历来是重要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9)、很高兴你能将我刚才宣讲的内容听进心里,并提出了一个很有思辨性的问题:“生活中如若遵行儒家文化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切入问题,引人深思。)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

(1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4)、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该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孔子所说的都被成为齐桓公、管仲等辈,百姓受到恩惠。

(15)、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6)、因此,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即社会的运行不能只靠道德起作用,而是要以满足市场平等交换的原则即契约作为维系社会的根本保障,由此寻求建立一套与之配套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规则,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这些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新道德。同时把公权力(power)关进笼子,保护个人权益(right),只有这样,市场才能良性运转而不至沦为腐败之地和强权强势者予取予夺的乐园。可见,道德的作用在今天虽然重要,却需要被重新定位,并进行古今转换。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小伙伴们都知道,《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老师言行的书;而《传习录》就是心学阵营里的《论语》,是王阳明的弟子们记录老师语录书信、编辑而成的书,也被后世当作成功人士的成功心法,因而始终广受追捧。《传习录》的书名,正出自《论语》里那句人人耳熟能详的:

(19)、王阳明书法《与郑邦瑞尺牍》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20)、美国的精英们对此问题的看法可分为两派。一派以柯然恩(Sam Crane)为代表。他认为,儒学在美国只是上层社会的嗜好,除上层社会之外,儒学远不如佛教或道教深入民间。他所谓上层社会,是指在专攻中国哲学的专业精英以外的知名人士。譬如负有盛名的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在他的诗中,就引用了儒家主张人性本善的观点,还穿插有儒学的翻译。不过柯然恩也认为在庞德以后,美国对儒学研究的水准有所提升。他特别将此归功于安乐哲(Roger Ames)教授的努力,使得美国人更能“欣赏”(appreciate)他们有关儒学的介绍。当然,柯然恩仍然觉得美国人习惯于西方以“权利”为中心的文化,很难接受东方以“角色伦理”(role ethics)为主的观点。这也是柯然恩始终认为儒学在美国民间影响“薄弱”的原因。不过他也认为,这一影响会因中国之兴起,与太平洋世纪来临而改变,意即美国人接受儒学教诲的程度或许会提升。

(1)、今年刚出版的由马太·佛斯特(Mathew A. Foust)执笔的巨著《儒学与美国哲学》(Confucianism and American Philosophy),是我所知道最有系统,也是最完整将儒学与美国哲学加以比较的著作。

(2)、(翻译)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3)、尊重贤能的人,是“仁”的表现,鄙视道德不好的人,也是“仁”的表现。

(4)、有时酩酊扶还起。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

(5)、(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