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文学理论

(1)、比喻对本体喻体的要求和象征对象征体的要求不同。

(2)、动脉的延伸,心血的喷涌。涓涓地流淌,杜鹃点点鲜红。

(3)、惠特克教授:是的。典型说实际上是近代哲学及以前的主流思想,后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发展出了显隐说。显隐说认为,艺术在于通过描述在场之事物看到不在场之事物,通过描述有限的具体事物表现唯一宇宙中事物间的无限关联。继续说我们的小茶壶,如果从显隐说的角度出发,茶壶看上去是个紫砂壶,但它的内涵中还有它被制造出来的故事,还有紫砂工艺,或者说中国茶文化,以及与匠人精神、茶文化相关的种种。这个紫砂壶就不仅仅是“茶壶”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显现了,而是一个在场的物件,让我们看到了背后所包含的无数的不在场的事物(既可以是时间上不在场,也可以是物理上不在场),并且这些不在场的事物,可以是非常特殊的(例如这个茶壶本身的制造过程)而非普遍的、一般的。

(4)、布阿卜狄尔:说实话我对于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非常反感。

(5)、     因为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象征中的本体和象征体也有其相似、相近或相关之处,所以比喻和象征往往混淆,不容易分辨。要想更好地分辨哪是比喻,哪是象征,必须首先要弄清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6)、①这是海子的诗句。其实天空有云。云也只游荡在天空里。天空是云的居所。

(7)、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8)、比喻是以一物比另一物,它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本体”和“借体”都是具体的事物,

(9)、BD,B项,“居高声自远”的“高”是品德高尚、立身处世高洁之意;D项,“牢骚人语”错,此句不是发牢骚,而是表达对品德高尚的赞赏之意,是“清贵人语”。

(10)、⑤不久后的又一堂美学课,老师由她的先生背着进了课堂。我发现,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这堂课讲了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还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述。我记住的话是,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

(1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12)、惠特克教授:如果我们总是能在生活中获得这样的享受,那么美就会变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你刚刚说到的“豁然开朗”的感受,用更准确的话语来说,就是“惊异感”。我们刚刚有提到,理解比喻时,运用智力进行联想与推断的过程给了你这样的“惊异感”。这种“惊异感”是比较初阶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感受得到。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喻体是所谓“感性世界的表象”,而喻体指向的本体的普遍性特征,是“理性世界的梳理”。从一个模糊的感性体验,总结到一个更加凝练的理性结论,这个过程和婴儿时期的我们初步认知世界的过程非常相似。这就是在自我意识产生时,在人类学会认知时产生的惊异感。

(13)、而象征是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写作构思方面的技巧,它是一种写作手法。

(14)、D.“记阴阴、绿遍江南”写红叶也曾经有过绿荫如盖的盛况,今昔对比,意味深长。

(15)、这两首词都以梅为客体表达思想感情。前者象征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的遭遇和不肯同流合污、坚守节操的品格,消极,悲观,孤芳自赏。后者热情、坚强、乐观、昂扬,表现出作者襟怀阔大,气度非凡。

(16)、(注)①“垂绥”是古人系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触须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绥”。②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③“南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作者自指。④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17)、回复“文言文翻译”获取《上海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和译文全集》;

(18)、而象征是以某一具体的喻体来表现一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绝不停留在某一具体事物上。象征是以物来显示意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而是让读者自己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19)、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侧重语言方面的修饰,是技巧性的修辞格之一。

(20)、⑫在这安静的小路上,我的美学老师,与朱先生出现在了同一个画框里,就像月光与玫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种沉静和雅致的美浮现出来。她也是一位美的传授者和践行者,暗夜独语、忍痛倚案的解惑和传道,都是给那时思想贫瘠、浅薄的我们,以美学的启蒙、道德的引导……

2、比喻和象征的区别表格

(1)、1.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将“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和“箭”,抓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形”的相似这个特点。第七段,作者将“巨浪”比作“大块的翡翠”,使语言变得生动而形象。第八段又把“海燕”比作“精灵”,形象展示了海燕与暴风雨博斗的状态和精神。这就是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2)、仙草咏(组诗)/初春的诗情/文姬,来世娶你为妻

(3)、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4)、各位同学,现在明白了“比喻”与“象征”的区别了吗

(5)、E.“共来”两句既与首句“大荒”照应,又统摄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传出“寄”字神韵。

(6)、惠特克教授:所以“人——世界融合”必须建立在“主——客二分”认知的基础之上。你也认为,“惊异感”其实并不常见,这就说明,“主——客二分”中认定的自我意识产生过程中的惊异感并不是唯一的惊异感,人在产生自我意识之后依然能够获得惊异感。只不过这种惊异,是审美意识的惊异,不是认识到新事物的惊异。它不仅仅是看见新事物,更要创造新事物。别忘了,“人——世界融合”强调我们与外界的互动,所谓“心有感而抒发于外”,便是我们抒发感受对外在世界的影响。举个例子,李白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云的闲,显然不是客观世界中的现象,而是诗人内心感悟在景物中的映射;正是因为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平淡恬静,才将云看作闲云,创造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事物。但无论如何,云依然是云——这一点没有变化,而一个心浮气躁、没有美的意识的人绝不会将其看作闲云。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所以“惊异”的第二层含义,便是在寻常中看见不寻常,在创造中将自我与外界融合,听到“存在”的声音。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国破,家忘,夫死,独守,表达饱经忧患的绝望之情。

(8)、布阿卜狄尔:那如何解释艺术品的时代性呢?很多文艺作品都非常依赖它的时代背景……

(9)、2.本文创作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时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但沙皇的反动统治还比较强大,人民的言论还没有自由,因此作者通过《海燕》这篇文章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文中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而且通篇的象征意只是蕴涵在形象之中,并没有揭示出来。“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及“波涛”象征了“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狂风”、“乌云”、“雷电”象征“丑恶而又虚弱的沙皇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同时,这些象征意随着形象的发展逐步加深。其中海燕的形象渐趋完整,随着情节的发展愈来愈鲜明突出;乌云、狂风则是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样作品就动态地呈现了20世纪初俄国形势的发展趋势,而大海熄灭闪电的情景有力地预示着反动势力的最终结局——灭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就由此透露出来。这就是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10)、这也将为我后面的初中作文系列、阅读系列、中考题型分析及高分策略的录制提供最贴近实际的参考经验。

(1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12)、布阿卜狄尔: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一下教授……比喻、象征、意象,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13)、B.颔联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使诗人战栗惊悸,景中含情。

(14)、“比”是各种形式的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兴”即托物起兴,也就是作者先言他物,以引出自己要表达的事物和情感。

(15)、请简要概括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16)、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7)、A.“千林落木”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都营造了深秋时落叶飘零的肃杀景象。

(18)、惠特克教授:看来你已经自己找到答案了。意象和比喻、象征,是完全不同思维模式的产物。“人——世界融合”更偏向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而意象也多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西方的“主——客二分”式则造就了比喻与象征的更频繁使用。对了,意象还有一个特点——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意象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者的情感状态所决定的,非常具体,但一点也不个人化,因为我们都能够读懂。其实我们可以说,人类创作艺术的过程,正是试图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过程。我们深知自己是有限的,但依然愿意追逐不可能触摸到的无限。这个听起来很浪漫的企图,其实有另一个名字,叫“崇高”。“崇高”告诉我们的,是大千世界的气魄恢弘;而艺术正在做的,是以无穷的余味对无尽的世界进行探索。这样的企图,便成为了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

(19)、布阿卜狄尔:的确如此……但是我觉得,无论是比喻、象征,还是意象,都有一定想象的成分在里面,因为这三种手法中描述的对象都不是真正的形象。这种想象,是不是也是一种,显隐说中所谓的“超越”?能不能理解为,从一个在场的事物,例如比喻中的喻体,联想到了不在场的事物,例如比喻中的本体?

(20)、惠特克教授:时代的变化导致事物之间的关联也有了一定变化,因此艺术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自我扩充。注意,显隐说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关联,是真实而可以变化的。你可能也注意到过,不同艺术家在同一母题下进行创作,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会说,这是因为艺术家将自己“放”进了作品中,或者,用显隐说来解释,不同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节点进行了观察。显隐说认为,艺术品不仅仅是对事物的感性描述,更有艺术家的思考,但感性与理性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并不是要争高下,而是在融合中呈现真理。所以显隐说非常注重人与物(即艺术家与艺术品)的交融,听起来比艺术家描述艺术品“是什么”的典型说更加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3、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举例

(1)、所以挺好的,花一点时间在这种看上去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关联,实际上解释了人类生存与思想之道的东西。

(2)、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3)、报告文学苑囿的一株新花——张长安《农机状元刘少林》读后

(4)、请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加粗)在文中的作用。(3分)

(5)、参考答案:第一句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笑容比作冬日苍茫中最美丽的景致,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洋溢的幸福感,又以冬日苍茫反衬母亲笑容具有暖人心怀的美丽。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母亲的笑,又以小女孩的亲昵烘托母亲笑声的舒心甜蜜,两句描写既写出了母亲见到ㄦ孙辈时的喜悦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挚爱。(4分)

(6)、B.“垂绥”暗示显宦身份,“居高声自远”中的“高”指显贵的身份地位。

(7)、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怀玉山脉绵延延展的形态比作奔腾的烈马、沸水,低矮的山冈比作凝结的水花,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新叶村所处的环境特征,更加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新叶村的独特感受。

(8)、专业视角、非专业视角,所有的意见和建议都有价值。

(9)、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两种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象征要求本体和象征体不一定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也不一定有相似之处,只要有某种相关之处,能使人产生联想,产生类似的思想感情即可。如斧头镰刀是工人农民的劳动工具,人们看到它们就会联想到工农,所以用斧头镰刀象征工农。又如人们看到鸽子就会联想到和平景象,所以用鸽子象征和平。

(10)、惠特克教授:是啊,这很不科学,因为世间万物明明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按照“主——客二分”的思路,越抽象的艺术品(将这一点做到极致的便是诗歌,或者说语言)就越具有审美价值,雕塑、绘画、建筑这类有形体的艺术品就一文不值,很明显,这样的想法与人的真实思维模式完全不同。

(11)、(3)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12)、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13)、⑨于是,我从杭州去了北京大学,探访未名湖畔的燕南园。

(14)、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15)、比喻有两个要求:一是本体、喻体是不同类的事物;二是两者具有相似点。

(16)、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17)、比喻和象征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象征是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某种社会现象本质特征的,它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相近或相关的关系,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和体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使人们对所表现的人的品质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产和更鲜明的印象和更强烈的感受。

(18)、布阿卜狄尔:但是我总觉得,这种“融为一体”的感受在平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好像只有在欣赏艺术品时才偶尔有一点“豁然开朗”的感受。

(19)、惠特克教授:是的。幻想以认知为基础而超越了认知,这就是它高明的地方。而这个“超越”的过程,实际上历经几千年才达成。最初,人们认为世界是“主——客二分”的,人是主,物是客,人通过认知不断熟悉物,以达到使用它们的目的。“主——客二分”思维结构强调人类中心,强调人与物生来怎样就是怎样。

(20)、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

4、比喻和象征的区别微课

(1)、写的是百花肃杀,只有菊花傲霜挺立,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象征着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显得含蓄隽永,并且意味深长。

(2)、象征的含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惠特克教授: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疑问。哥白尼推翻地心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弗洛伊德分析无意识对自我意识的作用,都在告诉我们,人不是世界的主宰,我们甚至不能完全控制我们自己。除此之外,“主——客二分”还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希望人能在用自我意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将具体的感觉转变为抽象的概念。

(5)、两者都写竹。前者象征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后者象征丑恶势力。

(6)、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7)、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得到胜利喜讯的兴奋。

(9)、布阿卜狄尔:这不又回到了“主——客二分”吗?我们不是在讨论“人——世界融合”吗?

(10)、(1)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11)、                      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