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言

1、《道德经》的名言名句

(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3)、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 第三十四章》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7)、(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8)、43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1)、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2)、还有一种另外理解方式: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存在,是需要一个大的背景下的,如果这个背景不存在,那么小事情发生就发生了,后面就不会有这么的轰轰烈烈了。这代表一种趋势,一种未来发展的趋势。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这个小火星,背后不是一个山坡的草丛,自己烧完也就完事了,也就没有可以燎原的壮阔气势。

(13)、(译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

(14)、(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15)、(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1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1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18)、译文:只有清静恬淡无为者,才比看重养生的人高明。

(1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0)、第55章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道德经有关道德的句子

(1)、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2)、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4)、(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5)、1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名句赏析):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8)、出自《老子·第二十九章》。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9)、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1)、译文:道永远什么都不做,但却无所不在。如果王侯能把握它,万物都会自然发展。

(1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13)、儒家的政治主张是提倡以德治国,以礼教化万民。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只有通过礼制教化,人才能规矩做人。而统治者应该施仁政,善待天下百姓,这就是所谓的仁君爱民。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4)、74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1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17)、(名句赏析):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1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1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0)、选自《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3、有关道德经的名句

(1)、72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2)、(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

(3)、想高人一等,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的人,是站立不稳的;想迈开步子再大一点,把胯部打开的人,是无法走路的。人生可以有梦想,但是不能超越现实,好高骛远,否则贻害终身,寸步难行。

(4)、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9)、(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0)、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1)、(名句赏析):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2)、World, Self,Love,Value, Growth.

(13)、(译文)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妄执,所以不会被抛弃。

(14)、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4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1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这是一个问了千年的问题。

(17)、老子——《道德经》中的七句名言,道尽人生真谛!

(18)、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9)、出自《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20)、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句

(1)、(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3)、这些人贱不贱?太贱了。你有没有办法?没办法。这个世界一定会有贱人的,这是必然的。就算把这些人都枪毙了,还会有其他贱人冒出来。而且我们自己也都是一个小宇宙,单独的一个世界,我们自身也都带有贱人的成分。一辈子下来,也都一时兴起,说过那样的话,干过那样的事。没有人从生到死,一路正大光明,撒谎者除外。

(4)、(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5)、单纯的全是正能量,我们这个世界成太阳了,纯阳之体,滋养不出生命。这个世界肯定有负能量来和正能量维持平衡,只承认正能量,不承认负能量,说自己全是正能量,是在撒谎,撒谎是为了作恶。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7)、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8)、(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

(9)、37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2)、当然,这种蠢和坏,也是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要是恨他们,想除掉他们,我也是在追求完美,也不对。

(13)、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14)、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定才是王道。所以君子每日的行为,都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急躁不安。

(15)、(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16)、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17)、(译文)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1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9)、(名句赏析):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5、道德经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1)、只有勤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勤勉、毅力又来源于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史密斯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在不完美的运行机制里,追求完美,蠢。一旦追求到了完美,它一定是假的。假的东西,不是别人撒谎骗了你,就是你在撒谎骗别人,不是蠢就是坏。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8)、68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杜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摘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10)、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11)、47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12)、上根之人闻道后,恍然大悟,马上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中根人闻道后,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毫无所得;下根人闻道后,难以置信,置若罔闻,甚至大加嘲笑。如果让下根之人听了以后不觉得可笑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了。

(13)、老子的这段话出自《道德经》三十八章,在这段话之后,老子还有进一步的表述“……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一并摘录于此,以免断章取义,让读者不明所以。

(14)、(名句赏析):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5)、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16)、第31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7)、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1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月青山,爱生活、爱运动、爱她的闷骚男。个人成长领域的践行者。爱好文字的业余写手。正在路上的拆书家。决心彪悍的有志青年!

(20)、第39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

(1)、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2)、《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3)、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4)、(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

(5)、如果一定要一句话来体现道的本真,那就是无欲,本真,任自然。

(6)、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

(7)、出自《道德经·第九章》。咎:灾祸。遂:成功。金玉财宝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守藏得住;富贵了就骄横,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功成身退,才是顺应天道。这些话指出事物发展达到顶点、极端后,就会转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适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8)、20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杜文澜《古谣谚》

(9)、(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0)、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1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12)、道家学说庞杂而渊博,被称为百家之源头。后世的法家、阴阳家、方技家、数术家、墨家、兵家等都受道道家学说的启迪。道家思想在西方学术界备受推崇,很多学者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真正源头。《道德经》被西方传教士传入西方后,成为西方最为畅销的外来书种。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圣人、佛菩萨不站队。既不站队仁,也不站队暴。他们是局外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站在圈外冷眼旁观,旁观者清。圣人、佛菩萨能看清世界。普通人热衷站队,觉得自己是好人,代表了正义,是仁的一方,反对暴的一方,积极的参与进去。而当局者迷,热血沸腾的进去折腾,人就糊涂了,变蠢了,然后干坏事。美军四处打仗,美国游行示威的抢超市,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在干好事。

(15)、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17)、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18)、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在快要完成、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坏事。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从头到尾都要兢兢业业、谨慎对待。

(19)、(译文)以“无为”的方式治理政事,就没有不天下太平的。

(20)、第23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道家宣扬道法自然、天人合主张人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道家思想的这种主张,在西方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天性结合,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避世修道,所谓“道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道家教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俗人出世修道成为神人。

(2)、(译文)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9)、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10)、老子说:居处要像流水一样位于低下,心胸要像海水一样渊深宽广;待人要像河水一样兼爱无私,说话要像潮水一样信守诺言;为政要像清水一样明澈自正,处事要像盆水一样灵活善变;行动要像雨水一样把握时机。只有不与他人相争,才能无后顾之忧。

(11)、(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2)、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4)、(名句赏析):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15)、41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16)、67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伯利

(17)、26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嵇康

(18)、我们回顾一下,多少“圣人”们真正的仁慈,最后都演变成了恶行?多少对这一群人的仁慈,其实是对另一群人的恶行呢?老子看来,我们人类做的越多,离毁灭就越近。所以做好事,做坏事,从更高层面上来说,都不是好事。因为主观的去做,就错了。

(19)、第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61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2)、(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3)、(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4)、译文:直线的极端似曲线,巧妙的极致似笨拙,最善辩者却似笨嘴。

(5)、(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6)、(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