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1、有谐音特色的歇后语

(1)、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既诙谐又形象的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语的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语的谜底,十分切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神忐忑不安。

(2)、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3)、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4)、“枇杷”与“琵琶”是同音词,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义更是毫无关联。那个人给县官送“枇杷”,却把水果“枇杷”写成乐器“琵琶”,所以闹出笑话。

(5)、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6)、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7)、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8)、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9)、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

(10)、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1)、   ②歇后语可分两类:一种是推理式的,还有一种是谐音式的。

(12)、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13)、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14)、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15)、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16)、不努力学习还想有好的成绩,根本就是甘蔗地里长草——荒唐嘛

(17)、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他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18)、故事类则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作比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9)、电线杆上绑鸡毛——胆(掸)子不小;好大的胆(掸)子

(20)、瞎子点灯--------白费蜡           

2、具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是什么

(1)、  好事连连!万盛获得三个“重庆最美”称号

(2)、闭门造车——自作聪明(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赁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3)、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4)、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5)、聋子耳朵------------摆设            

(6)、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7)、    齐、楚、韩、燕、赵、魏、秦“战国七雄”-“七叔舍烟找围裙”

(8)、请各位家长扫描这张图片,进入台州教育健康码小程序,在"我的"里面,输入孩子的姓名和身份证,给孩子领取教育健康码。记得每天健康打卡!每日打卡!每日打卡!

(9)、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10)、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11)、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12)、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3)、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14)、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前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15)、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16)、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17)、万盛及周边流行的歇后语基本没有故事类,有的都是借用,较多的是另外三类。

(18)、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19)、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20)、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3、具有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哪些

(1)、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具有俏皮、幽默、含蓄等特点。

(2)、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3)、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又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4)、    唐僧的书——(               )

(5)、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6)、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7)、老虎屁股--------摸不得           

(8)、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9)、12)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10)、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1)、外甥打灯笼                          净是输(书)

(12)、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13)、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此诗曾被选入语文教科书。

(14)、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1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16)、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17)、癞子的脑袋——不好提(剃)(比喻不好谈。或很难对付。)

(18)、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19)、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

(20)、桔子、红枣之类的食物是用它的谐音来求个吉利的。——秦牧《长街灯语·北京春节》

4、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古诗

(1)、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