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理由

1、《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

(1)、(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背诵这首诗,哪些生字词易读错、写错?读一读,写一些。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文学名著阅读,其核心当然在于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对情节的了解和把握,就无法明确整部作品的脉络和主线,自然也就不可能对整部作品的主题、情感作出深刻的理解。八年级的学生,缺乏阅读的自觉性,而且也缺乏阅读的技巧方法,只是粗略阅读,图个“有意思”。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深入地探究文本,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读完一本名著不容易,读懂一本名著就更难了。因此,在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中,老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我原先的设计中,学生每天要阅读《海底两万里》两节内容,并对各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名著最基本的情节。而在后续的设计中,我发现仅这样并不能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入理解。受其他老师启发,我安排学生在周末选择作品中最打动自己的三个情节来配画,并说明理由。

(4)、⑶(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3分)

(5)、本单元的课文很有特点,不仅内容有意思,而且语言风趣幽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6)、背景介绍: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打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南宋国土沉沦、大量北方士人南迁,宋高宗赵构吓得坐船入海南下。赵明诚病死后,留有遗言,劝李清照以后与文物共存亡,李清照答应。在此之前,这对夫妻,为了死保文物,曾发生一起“玉壶颁金”的诋毁事件:1129年,一个叫张飞卿的学士,拿了一个玉壶给李清照两口子鉴定,张飞卿拿着玉壶走了之后,居然被八卦成一桩政治事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勾结金国,就拿了一件玉壶,要张飞卿献给金国的金兀术,表示投款效忠,然后要将十五车的珍贵文物献给金寇。”一对献身于文物收藏的夫妻就这么被塑造成了大宋内奸。此时,被南下金兵吓坏了的宋高宗赵构仍在海上飘向南方,李清照一个人雇了一条船,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带着满心的忠诚、委屈和惶恐,穿越海浪,去找朝廷,既为死去的丈夫赵明诚赎罪,也是要讨回一个清白。就在渡海的时候发生的风暴,船在漫无边际的海浪中飘摇,在即将被茫茫大海吞噬的时刻,李清照一个女子,面对风暴,写下了这首《渔家傲》。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11)、(4)仿照前面句子表达的特点,根据情境写话。

(12)、③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样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13)、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

(14)、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5)、得体,它的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16)、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7)、他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18)、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19)、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20)、B.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2、孟子中可以作为座右铭的句子

(1)、当今语文教改气氛活跃,新观念、新教法层出不穷,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求勿忘“读”这个本。所以,关于难点突破就是“边探究文本边朗读,解读到一定的深度,朗读也到位了。”

(2)、总结: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   奚    昭    塞   雍  揖     曩   簪

(4)、(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马克•吐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他是个怎样的人?

(5)、阅读两位教师教学《中国石拱桥》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

(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8)、B学生每天的文学名著阅读量必须有统一的要求

(9)、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课文的感受。借助问题对文章主旨和写法进行梳理。

(10)、生:有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里的“探”字体现出“我”从胆怯谨慎变得勇敢,生命中注入了自信的琼浆。

(11)、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力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12)、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1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4)、 将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15)、   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16)、主旨句。以手指的全体来比喻人的全体,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17)、(1)《手指》一课,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  )

(18)、(1)小明的哥哥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喜欢做些偷鸡摸狗之事,他爸爸劝说无效。人们常这样说他哥哥:

(19)、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性,课文中加大了文言文的比例,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在“讲”与“练”字上下了很大工夫,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是机械的识记,从而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

(20)、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3、孟子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理由100字

(1)、    如果祖国是大海,那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祖国是大地,那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如果                     ,              

(2)、C.在过去的60年里,《汉语拼音方案》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已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3)、(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马克•吐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他是个怎样的人?

(4)、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目标的整合,是语文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对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上,在三个维度上都要有所考虑。

(5)、渺小➝伟大 机敏➝迟钝 养尊处优➝含辛茹苦

(6)、对于中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文言文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依然是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内容整体上是易于理解的,但通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存在一些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7)、(2)《童年的发现》中的“我”被老师误会的时候很生气,认为老师将他驱逐出教室很不应该。(  )

(8)、                           居安思危

(9)、初中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0)、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1)、(1)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文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

(12)、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A.燕脂(yān)    箕畚(běn)    始龀(chèn)    往之女家(rǔ)

(14)、活动三:探究匾额的文化内涵。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全聚德”“同仁堂”等知名匾额的文化内涵,然后再说说自己看到的匾额,继续在小组内谈谈这些匾额的文化内涵。

(1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A.孙犁《白洋淀纪事》B.沈从文《湘行散记》

(17)、(3)(言心声)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根据材料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3分)

(18)、学生得到答案:阿长是个心地善良对我很好的人。

(19)、    了解感谢信、邀请书等实用文的特点,并根据特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与内容。

(2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孟子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理由和意义

(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    “表达要得体”是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目的,注意读者对象的特点和应用的场合,以得体地表达。

(3)、奇妙的问题      安静得出奇    涨得通红

(4)、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5)、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6)、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7)、请你就《秋天的怀念》这一篇课文谈谈语文教育中的情感体验?

(8)、(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9)、通过《阿长与〈山海经〉》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10)、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面对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你如何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至理名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的实质是以时刻坚持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人生目标,本着这种精神,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积聚智慧,砥砺意志,跨越艰难,提高精神境界,以民族的繁荣和祖国的昌盛为己任,追求高质量的人生。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代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1)、8(单选)某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写出读后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12)、   《诗词五首》是精读课文。本课所选的五首诗歌,有两首古体诗、两首近体诗、一首词,节奏韵律各有特点,应当在反复诵读中细加品味。内容上,《饮酒》描绘了田园生活的风光,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春望》一诗中,诗人沉痛地抒写了安史之乱时长安陷落后的荒凉景象,传达出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伤感。《雁门太守行》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热情赞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的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赤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点明赤壁之战的利害关系,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成败的深刻感悟,同时又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渔家傲》这首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对梦境的描述,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隐喻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13)、(2)马克•吐温的回答的意思是他撒谎了,贵妇人长得并不美丽。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赞同文帝的观点吗,你觉得周亚夫是什么样的人?说出依据。

(16)、(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8)、(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9)、(3)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理由的句子

(1)、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

(2)、(2)(歌唱祖国)你参加班里的歌咏比赛时选择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你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3)、C.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4)、小结: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伟大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5)、游子是三月天的纸鸢。即使走得再远,最终归属的也永远都是自己的故土。

(6)、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关键词句,教师带领大家逐层赏析。

(7)、(解释)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8)、    阅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9)、    总结: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因而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1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1)、作为学生面对老人子女,你会对他们说什么?(注意你是一名学生,说话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2)、(明确:孟子的这些话,今天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首先,富贵是来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有些人富贵起来后,就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把当初的凌云壮态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13)、《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14)、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15)、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6)、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开创山水田园派,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7)、①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8)、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多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无善款资助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

(19)、A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20)、得体,它的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都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撒电铃。

(4)、明确: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鼠目寸光,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

(5)、在本堂课中,我通过开展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莲、菊、牡丹所代表的人格特征,并且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探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再体会;此外,在明确了文章的主旨后,我带领学生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莲花的品质,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品出美文的魅力。

(6)、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三句,采取排比的句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为“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这一主张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无论做设么事都要考虑“人和”的因素,顺应民心。因为“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和支持越多,力量越大,胜算越大;反之亦然。楚汉之争的事例就能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清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0)、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2)、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陷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d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

(13)、(3)作者为了表达这种观点,在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明确倡议书的主题,如“节约新风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我行动”等主题,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6)、 练一练: 法院在审理一案件时,需传唤证人罪犯张三的妻子李小花。审判员说哪句话才比较得体?(       )

(17)、(1)该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和点拨学生,让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提问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以及接下来的引导让学生能从文中人物的行为分析其心理,进而理解作者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提问“‘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的提问则更进一步地将学生引入了本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上,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很容易便想到了父亲的行为对“我”的重要影响。(2)①以提问的方法进行课堂反馈。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提问获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的反馈。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体现的是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一步步解读。②以启发式的课文分析进行课堂反馈。当学生的思想停滞或出现偏差时,该教师通过“这些动词可能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呢,大家找找看”“其实,还有‘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上的‘踏’字”等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找到突破点,理解课文。

(18)、做的不好,木有关系,分享给同学,和你一起做题。

(19)、(解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