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著名的几首诗

1、

(1)、而此诗也淋漓精致的表达出其夫人李闰追忆亡夫之情。

(2)、《绝命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作的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3)、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4)、所以,“去留”两字所指,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指他的那些逃亡的维新同道,和他这样留下来赴死的人。全诗讲的就是这两个字,这不应该有任何歧义的。

(5)、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6)、译文: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7)、有如此愿以身殉法的豪情,也难怪乎他会在狱中墙壁上题诗一首《狱中题璧》:

(8)、何堪手足为俎豆,甘送头颅上祭坛。千古艰难唯一死,公拼一死世人看。

(9)、人之将死,其言也哀,侠之临死,其言也壮。乱世出英雄,也同样千万人血流成河。《狱中题壁》是谭先生的绝命诗,或许最后两句是他一生的写照——任侠。而我感受到的是先秦时的侠客之气和孤寂之感。

(10)、九州兴废看经年,帝制车轮叹不前。革命尚须人放胆,焚身何惧骨销烟。

(11)、变法失败后,谭先生有三次机会可以免于杀身之祸但为何……

(12)、投稿统一小窗交方圆,由群内匿名编号投票决定奖项。

(13)、而今我们见到的这首流传甚广的诗,其实是经过了梁启超的修改,因为梁听到谭被杀的消息后十分地悲愤,他写出了一篇《谭嗣同传》,以此来纪念这位为国而死的英烈。

(14)、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5)、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饥完成维新变法的大业。

(16)、按:此处系泛称(书中正式当作《濬轩府君家传》),可删书名号。

(17)、第一句,写的是张俭故事(具体可网查)。望门投止,是仓促逃亡的代名词,张俭因弹劾宦官受迫害,不得不仓促逃亡。。但人们知道他的品行,都愿意收留保护他。。总之张俭是个好人,但迫于危机的形势,不得不逃亡,是"去"(离开)的。

(18)、风雨人间空有梦,弟兄海内久无盟。百年流血知多少,遍染旌旗功未成。

(19)、二十五日,晴,入署……在暑闻同司朱君云:谭逆嗣同被捕后,诗云:“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叟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0)、壮士消不尽,马首向临洮。像作者一样有理想的人是杀不尽的。马首向临洮:临洮位于甘肃省中部,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出自: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临洮,是一个好牧场,原来那里经常有吐蕃族犯边,越界牧马,后来,来了一位“哥舒”镇守,自此吐蕃族过来必死,再也不敢来了。作者用马首向临洮,字面上就是要去临洮牧马,来表明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惜以身犯险毅然决然的决心。同时也暗喻着,当时的他和清政府,好比唐朝时期的吐蕃族和大唐,力量悬殊,成功很渺茫。但,我绝不退让。

2、

(1)、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汉族,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2)、在某天夜里,谭嗣同见到了袁世凯,谭向袁出示了光绪帝给他们的密诏,而后谭问袁,救不救光绪帝?袁说,一定要救。而后袁回到天津,他把谭嗣同跟他的谈话告密给了荣禄,而荣禄当夜进京,立即将此况报告给了慈禧太后。

(3)、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史料。而史料工作除了关注新材料外,对已有材料的认真研读也是重要一环。建立在误读基础上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可想象的。前人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后人继往开来,责无旁贷。诚望更多学人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为打造更准确可靠的谭嗣同集一起贡献力量。

(4)、王维就曾抒写内心的欣喜,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杜甫更兴奋地赋诗留念,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按:尔雅、集韵皆为书名,当加书名号。该句当标点为:“《尔雅》:荧火即炤……荥,《集韵》亦作濙、瀅”。

(6)、意思是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7)、丈夫襟抱隐昆仑,鼎革时艰气尚存。已许横刀酬社稷,但期碧血醒民魂。

(8)、③无端。无故。长夜:冬夜长,比喻黑暗的社会现实。婪尾:最后、末尾的意思。阴阳:指一年四季的变化。

(9)、史书上曾评价谭先生“好读《墨子》而才高,而不仕,终日游侠,好侠义”。或许是《墨子》一书使先生继承了墨子任侠思想而具有了先秦时而大气与超前的思想。这在晚清时已实属不易,八股取士,科举独考《四书五经》,整个社会已呈现麻木不仁,冷漠难倚的现状。谭先生这样复古的侠客情怀与投身报国的热血已然鹤立鸡群。然“吴起之裂,其事也”。先生这样的英雄气概也终使他丧了命。

(10)、横刀一笑死何轻,自有深哀莫可名。注押项城叹失计,行殊南海耻偷生。

(11)、才报浏阳入帝京,便闻慷慨赴牺牲。去留肝胆人谁在,贯绝古今刀自横。

(12)、永嘉、永康皆主事功,从学术思想上无从判断该用何字,按说径从前人而作“永嘉”,且有手迹作为依据,本无不可。但谭嗣同亲自编定、刊行并赠予友人进行交流的“旧学四种”也不容忽视,这一字之差到底该如何取舍,值得进一步探究。

(13)、寥天一阁隐深愁,故国萧萧莽苍秋。长剑难回人系狱,商君已裂敌封侯。

(14)、秋曹惯以赐深刑,燕市尚馀血气腥。大好头颅承汉鼎,中兴志业藉微萤。

(15)、9月28日,谭嗣同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16)、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7)、万夫勇不为功狗,国士才终做乱臣。向死而生尤洒落,此头慷慨赠同仁。

(18)、后两句则是表达出了谭嗣同的视死如归。倘若维新友人都能安然脱险,为以后卷土重来打下根基,那么自己即便是面对屠刀,也是慷慨赴死,向天而笑。不管是逃亡避难的,还是像自己这样留下的,都是肝胆相照,就像两座昆仑奇峰一样雄伟壮阔。

(19)、按:此处所引两联诗,不当粘连,须析为分别不同两诗之各自一联。否则,一来前联对句“立脚”与后联出句“谗言”失粘为律诗大忌,二来“船”字于韵属下平一先而“棺”字属上平十四寒,平水韵中平声上下部决不通押。

(20)、谭嗣同出身不凡,所受到的教育也比较的先进,而且谭嗣同的一大著作《仁学》对我们国家的近代史思想也拥有很深的影响力。在谭嗣同的身上,我们能够发现一种为了国家舍身忘己的精神,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原本是有机会逃走的,但是谭嗣同却没有选择退缩,他迎难而上,坦然且坦荡。在谭嗣同看来,他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思想,即使身边的朋友再三劝说,谭嗣同也不为所动。

3、

(1)、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代表作有《仁学》《狱中题壁》等。

(2)、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主动求死的节奏。而当时,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同仁和友人都苦劝谭嗣同逃走,被他拒绝了。于是,他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这首诗。

(3)、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谭嗣同《狱中题壁》诗,豪情万丈。但有人这是被改动过的,那原版如何?

(4)、《六盘山转饷谣》:舆夫舆夫,尔勿嗔官!催用尔力,而胡不肯竭

(5)、如磐风雨满江湖,举国兴衰寄一途。变法果成天下势,维新亦是帝王图。

(6)、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7)、这其中就有谭嗣同,他未接受别人的逃亡劝告,毅然决定留了下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直言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同始。”

(8)、按:此词牌为双调,分上下阕。当于“相伴不须多”后加两空格。

(9)、这第一句写的是“去”,去的事,去的人。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他那些逃亡的维新派战友,内心也希望他们也能像张俭一样,望门投止,能受人保护。因为他有这个愿望,所以他“思张俭”。

(10)、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是南宋浙东学派中的一个先导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而得名。永嘉学派提出“事功”思想,主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重视经史和政治制度的研究,主张通商惠工、减轻捐税、探求振兴南宋的途径。正如明清之际的学者黄宗羲所指出的“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宋元学案》卷51《水心学案》)。

(11)、邠州,原作豳州,唐改为邠州,在今天的陕西彬县。谭嗣同从光绪四年春,至光绪十五年这11年间,曾多次往返于湖南与甘肃之间,每次都经过陕西。有一次他在春天时来到邠州,看见这里生机勃勃、美景如画,不禁感到心动,于是即兴赋诗。

(12)、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

(13)、本文札出的30条校读笔记,一些疏误比较明显,然而遗憾的是,较中华增订本后出的整理本,绝大多数沿袭未改。笔者感觉到,重新整理一部更为准确的《谭嗣同集》实数必要,也越发感觉到古籍文献之标点整理工作没有止境。当然,其中不少意见不够成熟或过于吹求,但本着为传世文献整理本精益求精略尽绵力的初衷,不揣浅陋发表出来,期待得到方家指正。

(14)、首句就展现出春天的景象,“棠梨树下鸟呼风”。晴日暖阳,东风轻拂,鸟儿在棠梨树下鸣叫,北国的春天也即将来到。读者们也能想象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绚烂场景,诗人也一定陶醉其中,悠然自得。

(15)、“有心问鼎,无力回天”:是指人主观希望做到一件事情,却被客观环境及自身能力所限制而不能完成。

(16)、《狱中题壁》是一首视死如归、慷慨悲壮的就义诗,是诗人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捕后在狱中墙壁上题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绝笔诗。诗文如下:

(17)、按:“偏全纯驳,过不及是也”稍嫌费解。此句似当断句为:“然中之中、和之中亦各有阴阳,偏全纯驳、过不及是也。”偏与全相对、纯与驳相对,指“中”的阴与阳,因为中是体、是静态的,其阴为偏为驳、其阳为全为纯;过与不及相对,指“和”的阴与阳,因为和是用、是动态的,其阴为不及、其阳为过。

(18)、《思篇》第三:……强自绳律,俾昭著之。文晦涩难晓,其理不合,转疑张子之疏

(19)、按:核民国年间许啸天整理《谭嗣同集》作:“然不窒,且惩亦不能不忧不惧……然不极,且研亦不能尽性至命。”中华增订本本已觉察断句有误,于上句改为“然不窒且惩,亦不能不忧不惧”,惜下句未一并改正,而这一疏误也被岳麓本沿袭。当改为:“然不窒且惩,亦不能不忧不惧……然不极,且研亦不能尽性至命。”

(20)、但事情却并没有因为他的留下而出现转机,不久后,他便被抓捕。在狱中他在墙壁上题写下一首诗。

4、

(1)、关于这段历史,当代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究竟这件事的真伪如何,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但九月二十一日凌晨,光绪帝刚一出门,就被荣禄的卫队围了上来,这些人称是奉西太后之命要请光绪帝到中南海,而后皇帝就被关在了中南海的瀛台。慈禧见到光绪帝后,将其大骂一顿,从此皇帝就被关在这样一个小岛上。

(2)、注:谭嗣同有《寥天一阁文集》、《莽苍苍斋诗》。

(3)、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

(4)、为何侠客,为自己的报国心腔而不惜肝胆。为何孤寂,是因昆仑之上少有人烟。

(5)、不过在后来传颂的过程中,被梁启超改成了现在的版本。虽然看似梁启超版本的诗作更有气势,写得也更有水平,但是原诗版本一样也很霸气,同样值得我们一读。

(6)、在重新整理谭嗣同集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个字的差异而牵扯很多问题,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7)、所以此诗的第一句是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离之后,一定会得到有识之士的保护。而此诗的第二句则指的是自己,杜根本是东汉安帝时的郎中,那时的邓太后临朝听政,而杜根劝邓太后还政于皇帝,太后大怒,命人将杜根摔死,但行刑的人感动于杜根的仗义直言,于是他手下留情,没有将杜根摔死。邓太后派人来检查时,杜根装死三天,而后眼中生蛆,太后才相信他真的死了,杜根也最终逃了出去。而此诗的第三句则是说,无论康、梁逃走还是自己留下来等死,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一样的伟大。

(8)、按:《金匮真言论》为《黄帝内经·素问》之一篇(第四篇),当标点作《素问·金匮真言论》。

(9)、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10)、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11)、创作背景: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并开始大肆捕杀维新d人。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

(12)、圣朝惯惧杯弓影,新政徒余笔墨痕。太息公车行百载,至今书未入天阍。

(13)、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牺牲的六君子之他似乎留下了一个谜语,两昆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4)、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15)、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16)、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17)、④有约闻鸡同起舞:西晋刘琨与祖逖是好朋友,常互相勉励振作,相约听到鸡叫就起舞。漏:漏壶,古代的定时器。

(18)、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19)、此诚悲也,长歌当哭,或许这是他作为一代任侠的怀古情所致。“无生者无以谋成事,无死者无以召后辈”,就像赵氏孤儿一样,当灾难降临时,总有人做公孙杵就舍生取义,也总要有人做程婴忍辱负重以图后计。先生选择了前者,并不是不知卧薪尝胆之意,或许是内心的侠客情怀所致——为义与心。“各国变法无不有流血牺牲者,谭某愿为维新第一人”。字里行间,不见畏缩,但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悲壮与浩气。而谭先生又是一个充满侠气的人。

(20)、简单说,这首诗是谭嗣同在狱中,想起了“离去”(逃命)的维新同道,和“留下”(殉道)的自己,感叹无论“去”的还是“留”的,都是肝胆相照顶天立地的英雄。谭嗣同狱中题壁诗解: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

(1)、(15截止)雨巷诗社有奖诗歌月赛第3期开赛启事

(2)、因为这几日间有很多人鼓动慈禧太后赶快将这几人杀掉,他们的担心是因为康有为的逃走,这些人跟慈禧说,康有为出逃之后,说不定会把洋人引来救这几人。这些人的说法也引起了慈禧的担心,于是不通过审判,直接命军机大臣刚毅将这六人押赴菜市口刑场,下午四点将这些人斩首,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而谭嗣同被斩时,年仅33岁。

(3)、第三句,是谭嗣同英雄主义的宣言:我的选择,是横刀向天笑,选择留,选择死亡,选择笑对死亡。。。每次看到这一句,我要流泪。。

(4)、《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以下简称“旧学四种”),光绪二十三年刊于南京,包括:《寥天一阁文》二卷(第一种),《莽苍苍斋诗》二卷补遗一卷(第二种),《远遗堂集外文初编》一卷《续编》一卷(第三种),《石菊影庐笔识》二卷(第四种)。是本半叶十六行、行二十八字,有牌记,前两种刘善涵题,后两种唐才常题。这是目前仅存的谭嗣同生前亲自编定并刊行的著述版本,对于研究其生平和思想是非常难得的史料。

(5)、“永康”,《真迹》作“永嘉”。按谭氏致唐才常书云:……(见本书书札部分)然此书录自邓潭州先生提供之抄件,未得唐才质旧藏原件以校。而刘人熙《书〈兴算学议〉后》则云:……(见本书《兴算学议》之附录)陈亮永康之学与浙东永嘉之学皆主经世、重事功,今两存之,以俟续考。

(6)、其实这首诗一直以来也存在着版本争议。当时谭嗣同遇害后,这首诗是被监狱狱卒传出来的,据说原诗是:

(7)、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8)、由于这首绝诗最后一句提到的“两昆仑”是比拟还是专称,引起了当时和后来研究者的诸多推测和猜疑,它究竟是指谁呢?

(9)、留一一指作者自己。政变发生,作者就做了牺牲的准备,并在劝梁启超出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指光绪帝)"。

(10)、在这极其危险的关头,多人劝谭嗣同逃出京城,他都一一拒绝,按照《国闻报》上的记载,他慷慨地说:“丈夫不做事则已,作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作惜!并且外国变法无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谭嗣同说大丈夫做事就要光明磊落,他认为外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的,而为中国变法所死者,他想做这第一人。

(11)、至初六日,变遂发。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亦称“擘画”,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12)、按:此处言一些注家不解所谓,妄引古代天文家有失精密之古法以绳律之,使得本来明白显豁之文反而晦涩难晓。据句意,强自绳律的后果不是使其昭著而是使其晦涩,则“俾昭著之”断不应加句号,删却句号作“俾昭著之文晦涩难晓”其义始明。

(13)、谭嗣同是有志青年,他对君主专制制度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深恶痛绝,并反对封建的纲常伦理。一心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因为是出头鸟,首先被杀掉。

(14)、转天康得到密诏后,立即找来了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等几位在南海会馆内商量对策。但他们既无军队也无钱粮,想不出如何把光绪帝救出来,几人只是在那里抱头痛哭。最后,还是谭嗣同想出了个办法,他提出去找袁世凯,请袁发兵包围颐和园,迫使西太后让权。康有为觉得这个办法不妥,他认为光绪帝不太可能同意这么做,但众人也想不出其他妙招,于是众人就同意谭嗣同去跟袁世凯交涉。

(15)、这首诗运用历史典故,并以昆仑山作比喻,感情饱满,笔力千钧,读起来感人至深。

(16)、后面一句明显与前一句是矛盾的。上来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摆明了“我要死给你看”。然后又说“去留肝胆两昆仑”,说逃亡与不逃亡都很伟大。前面一句刚说了“思张俭”,逃亡会造成亲友遭受迫害,转脸就说逃亡很伟大。这不是矛盾吗?

(17)、这首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流传最广,自:依然,当然。横刀:手中握着宝刀。指坚持维新变法的主张。向天笑:仰天大笑。这里表示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去:出奔,出走。

(18)、按:显然“今则日本变为洋俗,而琉球墟矣”系与后文数句相并列,则此句前之分号须改为句号或冒号而将英法、俄、朝鲜前之句号改为分号。

(19)、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20)、这第二句,讲的是“留”,留的人,留的事。也是谭嗣同说给自己听的:像杜根这样的做法,这样的事,也是需要有人来完成的。

(1)、按:养亲特制奉养父母,《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当大事语出《孟子 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此处养亲与当大事系并列关系,一言生养、一言死葬,当加顿号隔开,不然则句意为奉养父母只承担了死葬一项义务而已。同时,“佽诸弟诵读,完婚姻”之逗号亦以改为顿号为佳,则此句言奉养父母、佽助诸弟、遣嫁诸妹,层次方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