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完百年孤独的女人

1、女人一生必读的10本书

(1)、读后掩卷,脑海里把全书过一遍,不觉荡气回肠于加西亚·马尔克斯宏大瑰丽的想象,也臣服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荒诞的魅力,那种魅力充满巫妖之气,但就是很引人入胜。

(2)、“如果有哪一位同时代人在文学上称得起不朽,那个人必定是博尔赫斯。

(3)、《花花公子》:《百年孤独》会不会像谣传的那样被拍成电影?

(4)、欠思姐妹出生的那天,也是她们的生父和名义上的父亲——罕择兄弟共同的生日。

(5)、家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大地的历史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咒语。

(6)、最后,用书中两位作家的话,鼓励你读一读这些珍贵的故事。

(7)、这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欢愉,最佳的时刻。当作品运转自如时,我就永远不会比这更好了,我的房子就永远不会比这更好了,我和每一个人的关系就永远不会比这更好了。

(8)、“我心想,一个人可以成为别人的仇敌,但不能成为一个地区、萤火虫、字句、花园、水流和风的仇敌。”

(9)、我不想看到它变成电影,因为我想让读者继续把人物想象成他们所见的那样。这在影院里是不可能做到的。

(10)、——海明威、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冯古内特、华莱士、波拉尼奥,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群。

(11)、不知何时就会带着满袋礼物站在门口,下一秒又会一阵风般离去。

(12)、生前不“红”的她,却在死后的第一个早晨,跻身伟大作者之列。

(13)、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14)、叫阿玛兰塔的,必然会跟自己的侄子乱lun,雷麦黛丝上了天,梅梅终生一言不发。

(15)、夏天还好,冬天,街上已经看不到几个行人了。公交车上,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的,也就只有女孩孤零零的一个人。

(16)、记者访问一名妓女,知不知道我国出了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她说:“当然知道,我读过他的书。”“什么时候知道他获奖的消息?”“刚刚我床上一个客人告诉我的。”这句话被认为是对作家最伟大的恭维之一。

(17)、不妨等一等,也许你终身都不会再翻开这本书,那它就彻底不适合你读。也许你再次偶然翻开,试图了解,发现还是和它难以沟通,如同陌路,那就再放下,也许可以留给儿孙。

(18)、但这是一种夸张,和批评家大概是一样夸大其词的,他们试图找到那些并不存在的解释和象征。

(19)、例如,作为作家,我能和许多人交流——也能相当容易地进行交流。可当我坐下来写作时——这是我生活中的必要时刻——我却完全是孤独的。

(20)、儿子发起内战,耗光了家里的积蓄,在孙媳的帮助下,她将自己的甜食生意推上新的高峰。“只要上帝让我还活着,这个净出疯子的家里就缺不了钱。”

2、百年孤独给女人的启示

(1)、这本书总共只有360页,和《罪与罚》比起来厚度只有一半,但是高度凝练的句子中每一帧都给我们演绎出不同的故事,带领着我走进拉丁美洲这个神奇魔幻的世界里。

(2)、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3)、阿嬷说:直到那一个早晨她抱起我们拥在怀里,这才知道男人是干吗用的。“以前我纳闷要男人干吗,”她说,“看到你们两个才恍然大悟。

(4)、但对读者而言,我们却无需在意标签,更不用去探讨故事的真实性,只要耐心地跟着马尔克斯,进入这个迷宫。

(5)、大女儿雷纳塔·蕾梅黛丝(梅梅)爱上了香蕉公司汽车库的机修工马乌里肖·巴比伦,母亲禁止他们来往,他们只好暗中在浴室相会,母亲发现后禁止女儿外出,并请了保镖守在家里。

(6)、后来他又沉迷于炼金术,整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由于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乌尔苏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去世时的年龄在115至122岁之间。

(7)、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河边停顿下来。一天夜里,布恩蒂亚突然在梦里梦见这里变成一座城市,房子都是用镜子砌成的。他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叫马孔多的村子。

(8)、欠思姐妹是一对生于战时,长于爵士乐时代的孪生姐妹,她们的生父是在莎士比亚剧中扮演国王的国宝级演员,但姐妹俩宥于私生子身份,只能靠跳大腿舞站上舞台,维持生活。

(9)、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放弃这个念头。作者马尔克斯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可谓是不惜重墨,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乌苏拉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女人,是我描绘的女人的楷模。”

(10)、《花花公子》:小说最后一章充斥许多玩笑和个人的旁白。你把梅塞德斯当作人物写了进去,还有你的许多朋友也被写了进去。为什么这么做呢?

(11)、《花花公子》:你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种几乎是色情的嗅觉。这是你处理情欲的方式吗?

(12)、也许,不是海德格尔成就了阿伦特,而是阿伦特成就了海德格尔。在男权社会的历史,“伟大”是男人的专有名词,而女人只能依附男人而存在。

(13)、无腰封,小开本,平装设计,确保每本书都可以放进你的包里,随身携带,也可以拿在手里单手阅读。

(14)、谣言在街坊邻里间莫名其妙地传开了,说是我在写一本极重要的书,店主全都想要进行合作。

(15)、第一次读的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 黄锦炎 、 沈国正 、 陈泉三个人合译的,据一些懂西班牙语的朋友说,这个版本翻译水准还是不错的。

(16)、上个学期,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读完了《百年孤独》,期间因为很多要忙的事耽搁了不少时间,好几次忘了读到哪里了,或是人物关系又理乱了,为了看懂又得往前翻重新读。

(17)、男生云淡风轻,说:嗯,正好我也没读懂,人物名字太复杂了,我根本搞不清谁是谁。

(18)、他想着他的亲人,并无感伤,只是在严格盘点过往时发现,实际上自己是多么热爱那些曾经恨得最深的人。

(19)、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我们可以学会在任何混乱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稳定。

(20)、马尔克斯:当然。就像魔术师是绝不会将帽子里变出鸽子的方法告诉别人的那样。

3、《百年孤独》最经典一句话

(1)、阿嬷保存了我们所有演出的节目单,从最初那出《林中孩童》直到ENSA那些,累积了大本大本的剪贴簿。她走后,剪贴簿全堆在阁楼一口箱子里——我们的整个人生……

(2)、作者也因此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学院的颁奖理由是:“像其他重要的拉丁美洲作家一样,马尔克斯永远为弱小贫穷者请命,而反抗内部的压迫与外来的剥削。”

(3)、事实上,当你沉浸入一段段的故事中,逐渐发现它的美妙时,你不但会忘记最初寻找出口的目的,甚至会希望不要找到出口,继续徜徉其中,陶醉其中。

(4)、这套书中,每篇访谈都透露了大量他们之前很少透露的私人生活细节,信息量巨大。

(5)、马尔克斯:嗯,有的。类似的那种事。阿拉卡塔卡是个热带小镇——生活在那儿,像我那样,在发明冷藏设备之前的时代,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冰块。

(6)、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有两男一女:老大何塞·阿尔卡蒂奥是在来马孔多的路上出生的,他在路上长大,像他父亲一样固执,但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想象力;他和一个叫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女人私通,有了孩子,但在一次吉普赛人来马孔多表演时又与一名吉普赛女郎相爱,于是他选择了出走;后来他回来了,但是性情捉摸不定。

(7)、这个家族世代都充斥着杀人,乱lun,以及孤独。

(8)、 “下来吧,有点东西要给你。慢慢来,不急,我等你。”男生晃了晃手里的东西。

(9)、“即使在步履蹒跚扶墙行走的日子里,每当火车驶来仍像孩童般兴奋。”她下令给四位厨娘,“什么都得做一些,你永远不知道外乡人爱吃什么。”

(10)、这套书收录了马尔克斯人生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接受的采访。他谈到了对真爱、对民间迷信等的看法。

(11)、生来能感知未来,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比如当奥雷里亚诺上校预见父亲之死,还有自己的17个无名子女,让他不知为何而生、为何而战,变得顽固、焦虑。当一个人没有目标地跋涉时,孤独就会慢慢腐化他的身心,最终甚至能使他泯灭人性。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一生就像是在走一个大圈,从选择孤单开始,到最后选择孤单结束。就像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人从害怕生出猪尾巴的孩子,到最后一代孩子真的是猪尾巴一样,这早已被梅尔基亚德斯写在了羊皮纸上,就仿佛是命运的漩涡。

(12)、在《百年孤独》中,有人曾把爱情、事业、家庭当做生活的全部,但最后又轻易改变;不顾礼法的床榻之欢过后,枕边人新鲜也就那最初的一阵子;事业拼搏到后期,遇上瓶颈也会怯懦后退……书中也有人这么觉得,世上所有事最终都会变得苦涩。从迷茫中挣扎着走出来,奋斗一生,发现这世上竟然什么都不值得留恋,也什么都留不住,宛如红楼一场梦,梦醒后人去楼空,然后“生无可恋”,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成为生活的全部,乃至永恒。

(13)、马尔克斯:我所说的那次旅行大概是发生在1950年。在那最初的努力之后,1963年在墨西哥,我对那部小说再做了一次尝试。

(14)、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看到被蚂蚁吃的只剩下一小块皮的儿子时,他终于破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15)、第一代的阿玛兰塔在悔恨与自责中孤独终老,为了排解孤独与侄子厮混,但很快自责就占了上风,阿玛兰塔重新回到了孤独,而侄子则因为求而不得死于非命。

(16)、《花花公子》:《族长的秋天》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拉丁美洲独裁者的死亡——在拉丁美洲文学中,这好像是一个流行的主题。

(17)、本期是《女性百年孤独》的第一期。我们的视野,将聚焦在一位女性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她是一名德国犹太人,后来因二战战难而逃往美国,也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甚至有人说“此人堪与马克思相媲美”。

(18)、但孤独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对待它的心态。我们无需谈之色变,处处躲避它,也不要期望以世间的喧嚣热闹来驱逐孤独感,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因为狂欢是多人的寂寞。寂寞体现着无处不在的孤独。

(19)、当时的海德格尔,俨然是马堡大学的风云人物。他的哲学课,永远是最受欢迎的,是最优秀学生的集中地。汉娜·阿伦特晚年回忆起海德格尔的课程时,是如此描述的:

(20)、他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开头被满世界传颂——

4、能看完百年孤独的女人是啥类型

(1)、“我为那些头下夹着一本书睡觉的年轻人所感动。书是世上最好的枕头。”

(2)、对于那些刚一进入这本书,就迷糊的读者而言,我也有些建议:如果你此时觉得难以读懂,那它就是不适合此时的你阅读,完全不必觉得我读不懂就是我有问题,或者是这本书不过是浪得虚名。

(3)、但两人的故事并没结束。1950年,阿伦特重返德国,而海德格尔穷困潦倒,且至死不就他当初与纳粹的合作认错。但阿伦特却毫不介意,并处处帮助他。她把海德格尔的著作介绍到美国学界,并为他寻找教职。哪怕她对他思想的批判,也要等海德格尔耳聋眼花,行将就木时才开始,这明显是在照顾他的面子。

(4)、那个章节中的玩笑比漫不经心的读者能看见的要多很多。朋友们看到那些,笑破肚皮,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所指的东西。

(5)、当女儿的情人自杀时,她决定在家中为他守灵,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女儿的事给了她很大的伤痛,后来她仍然努力撮合女儿的婚事。

(6)、孤独是永恒存在的,它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它让人的精神产生空虚和疲惫,在这种空虚和疲惫中去观察世界,去洞悉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百态,去挖掘生活中潜在的意义。

(7)、在余华的《兄弟》中,读到“我们刘镇的超级巨富李光头异想天开,打算花上两千万美元买路钱”。这些现当代文学大家,很多作家曾经都拜读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他是作家中的作家一点也不为过。

(8)、在20世纪后半叶的文学殿堂,她是邪典化的存在。她的作品以“禁忌”而闻名,色情、乱伦、变性、雌雄同体……

(9)、第三代人只有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奥雷里亚诺·何塞。前者不知生母为谁,竟狂热地爱上自己的生母,几乎酿成大错。但又因生母的引见,爱上了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后来成为马孔多的从未有过的暴君,贪赃枉法,最后被保守派军队枪毙。

(10)、《百年孤独》刚一面世便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很快被翻译成超过25种语言,销量超过5000万册。马尔克斯作品的西班牙语版本销量之大,仅次于圣经。《百年孤独》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以及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可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

(11)、女孩正要打开报纸,男生阻止了她:“上去吧,晚上别吃了,不然胃该不舒服了。早点睡,明天还上课呢。上楼时慢点,别跑,头发都跑乱了。我也回去睡了。”说完,指了指女孩因奔跑而凌乱的头发,转身走了。他定然没看见,女孩低垂的眼帘掩盖着的闪烁的泪花,他肯定也没看到天上那轮从云里探出半个头的圆月。在抬头看向那悠悠离去的身影,看向那轻轻挪移的月亮的一瞬间,女孩明白了,其实不一定要惊天动地,这样的细水长流更是一种幸福呢,因为它更让人踏实和心安啊。那一瞬间,女孩知道,就是他了。

(12)、这个家族中一直被沿用的名字,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等等,都重复做着相同的事,也都有着相似的被孤独绞杀的结局。就像是一直萦绕在这个家族中诅咒一般存在的孤独,百年间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13)、《花花公子》:是的,它是一本非常悲伤的书。它像是在说,在拉丁美洲,进步是不可能的:

(14)、这样一来,批评家就会按照这本书本身的特点来说话,不去看原先的文献了。每当我写一本书时,我都会积累起许多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