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顾炎武的资料

1、关于顾炎武的事迹

(1)、 本以为顾炎武会终老此地,但在生命的最后半年多,剧情却发生反转!顾炎武以69岁垂老之躯,却突然辞别华阴,让后世学者一头雾水。

(2)、康熙六年,顾炎武遭遇了“《天启崇祯两朝遗诗》之狱”。因为顾炎武的姐夫编辑了一个小的诗稿,顾炎武为这个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总有一些小人,看到了里面有些是清政府禁止的东西,就以此作为勒索。一开始的时候是给了,之后就是一个无底洞了,一直到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向官府告发了。但是,当时的官员认为是诬告者所为,将这些人斩首了,这一次就这样结束了。

(3)、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4)、(3)参见《顾亭林文集》卷六《与潘次耕》。

(5)、后经笔者考究,发现其嗣祖顾绍芾与兄长的去世,导致人伦秩序失控,这是家难的开始。其根本的逻辑关系在于,顾炎武作为嗣子,能否继承嗣祖的财产呢?

(6)、顾炎武没有留下文字答案。研究存在多种说法,有逼迫说,譬如,据赵俪生教授分析,与甘肃提督张勇、张云翼父子“半夜告访”胁迫所致有关(36);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人际关系的变化。“顾炎武和关中士绅关系的恶化是导致顾氏改变主意的主要原因”关中士绅不包括几个挚友,李因笃远在富平,“王山史早在康熙十九年三月业已离陕南游”,且“家计日落”,已经凭靠不上。而华阴县令迟维城、县府要员刘太室等对其冷淡起来,赵刚分析与嫉妒有关,“或因学术及其他原因产生疑忌之心,最后借修朱子祠堂一事对他大肆发难,最后迫使他离开华阴”笔者分析,与顾性格过于“认真”有关,水至清则无鱼。

(7)、其实,这些高大上的话语,这些由衷的崇敬之词,又何尝不是陈寅恪先生自己的表达和追求呢?陈寅恪也牛,他曾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夸下海口,说他讲课有“四不讲”,哪四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其知识和学术上的自信,可见一斑。

(8)、而笔者初涉此事时隐约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而应做深刻之研究。之后笔者有新的发现。

(9)、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底,顾炎武由河北新乐(今新乐市,时属直隶正定府)踏入山西之门,时年50岁。之前,他从顺治十四年(1657)开启北游,已经历时5年,足迹涉略鲁冀京等省市,如今他骑骡由京都而来。在此不久前,一位小他4岁的山西永宁州人,南下广西罗城赴任,他就是副榜贡生于成龙。

(10)、企图借此沽名钓誉,便说:"救他不难,只要他送我一张门生帖子,拜我为师就行了。"归庄深知顾炎武的为人,决不肯屈节求生,但事到此时也只得从权。

(11)、第(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

(12)、顾衍生连同韩宣等人一手操办了顾之丧事。韩宣亲为顾扶柩,并与顾衍生护送灵柩,南下1300Km,归葬昆山故里。(42)   

(13)、顾炎武对傅山久闻大名,为访问之,他曾三赴太原松庄,一到土堂。康熙二年(1663),顾首次访问傅山于松庄,俩人一见如故,顾留诗《赠傅处士山》一首,傅回诗《顾宁人赠诗随复报之如韵》。二人结为知心好友。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顾、傅又相聚于太原,而后偕同北上访问代州李因笃,又相约几人于雁门北垦荒。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顾炎武由京都,再入太原,又拜访了移居土堂村的傅山,赠诗《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称傅山为“太行之西一遗老”。俩人互相唱和,有惺惺相惜之状。交往中发现,二人的出身及在多个领域的兴趣爱好相同,譬如金石、音韵学,俩人也一同访碑。中间也出现过杂音,与顾氏纳妾有关。

(14)、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15)、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

(16)、对理解这一疑案至关重要的是李贽“学生死” 的历程。据李贽《阳明先生年谱后语》自述 ,此始于 其四十岁时 ,“为友人李逢阳、徐用检所诱 ,告我龙 溪 (王畿 )先生语 ,示我阳明王先生书 ,乃知真人得 道不死 ,实与真佛、真仙同 ,虽倔强 ,不得不信之 矣。” 《明儒学案 徐用检传》又具体记此: “在都 门 ,从赵大洲讲学 ,礼部司务李贽不肯赴会 ,先生 以手书《金刚经》示之 ,曰: `此不死之学也 ,若亦不 讲乎? ’ 贽始折节向学。”赵贞吉、徐用检均为王学 系脉中人 ,由此可知当时心学的发展已不再如早 期那样停留在阳儒阴释的地步 ,而是经由王畿、赵 贞吉、罗汝芳等人的推动而至儒释相融的阶段 ,特 别是“性命”问题于当时思想界的关注序列中的被 一再提升 ,习心学与佛学也从某一层次上 (在李贽 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层次 )被理解为是习生死之学 , 即李贽在另处所云的; “凡为学皆为穷究自己生死 根因 ,探讨自家性命下落。” 对李贽思想的梳理虽 然可从多个侧面入手 ,但依心学与佛学而探讨生 死之因则无疑是其思想正式开始有所着落的一个 最重要端倪 ,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也正是由此而对 “问道”这一最具形上旨味的事业保持着终身兴 趣。

(17)、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之。因此人们称他为避青先生,他曾六次从家里步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18)、1663年,南浔庄氏史案发,炎武的好友吴炎、潘柽[chēng]章牵

(19)、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原为顾同应之子,生母为何氏。顾氏为江东世族,曾祖顾章志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徐干学、徐秉义、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

(20)、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2、有关顾炎武的资料

(1)、顾炎武这样勤学,终于成为学问渊博的大家,没人可与之抗衡。顾炎武曾经客居北京。一天,在朝廷做官的王士祯去他住所拜访,对顾炎武说:“先生博学强记。

(2)、叶方恒见顾炎武被释放,气急败坏,便派出刺客去暗杀他。顾炎武行至南京太平门外时,早就埋伏在路边的刺客从树林间冲出,击其头部,顾炎武受伤坠驴,幸亏有人相救,未曾丧命。

(3)、其实,顾炎武对于曲沃,对于山西的贡献不仅如此。从小生长在江南,受当地商品经济发达之影响,造就了他经商理财的本领。来到山西后,他通过好友傅山代为转递资金来管理其设在各地的农垦庄园,首开诚信理财之先河,并催发了清朝200多年来的金融中心——晋商票号。顾炎武《日知录》称:“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此法。唐宪宗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顾炎武的经济活动和理念,为后人研究晋商票号提供了详实的史料。

(4)、顾姓,为江东望族,在明代中期以后尤盛,曾有“江南无二顾”之誉。其高祖、曾祖、祖父中有四人中进士,曾任明廷中央和地方高官,后逐渐中落,但家产仍保留有一定规模。幼年的顾炎武,曾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由于顾同吉未婚早殇,其未婚妻王氏忠贞守节,请求过门,顾族为了成全王氏而将顾炎武过继为子。——此举存有争议,后来引发了家族纷争。

(5)、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苦苦劝谏说:“父亲死后不埋葬,反而兴兵讨伐,说得上孝道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杀害君王,说得上仁慈吗?”武王手下的士兵见了,想要杀死他们。姜太公说:“他们是仁义之人。”就叫士兵把他俩扶开。

(6)、在研究其经历之前,这里先交代一下昆山及顾炎武家世: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属于苏州管辖的县级市,自古为江南富庶之区,至今为中国百强县之首。昆曲也由昆山出。其介于今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其正北为常熟,东北为太仓,南部为吴中区,西部为苏州城区,东部为上海嘉定、青浦区。

(7)、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云“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8)、钱氏声言:“如果宁人是我门生,我就方便替他说话了。”归庄不愿失去钱氏这一奥援,虽然明知炎武不会同意,还是代炎武拜谦益为师。

(9)、嗣后,叶某唆使陆恩女婿带领打手数十人,再次洗劫了顾氏在昆山千墩镇的大院,抢走了顾家许多传世之宝,顾族此时已经分崩离析,不堪一击。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出自先生大著《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之条:“……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到清末,国学大师梁启超在其《饮冰室文集》中曰:“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从此,这一顾炎武原创、梁启超归结的爱国豪言,即激励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人民的民主、自由、幸福,鞠躬尽瘁,前赴后继,甚至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11)、知耻为人生三知之是个人对道德的反省,儒家的修身范畴。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羞耻感。

(12)、陆恩本是趋炎附势的破落户,服侍顾家达三世,他见顾家门第日微,又有叶方恒千两白银可得,于是见利忘义,准备告密,卖主求荣。

(13)、顾炎武小时候,每年春夏温习经书,家人为他请了四名声音宏亮的士子,坐在周边。顾炎武面前放一本经书,四人前面放着注疏。他先叫一人读一段经书,遇到其中字句不同的或他忘记了的地方,则与四人辩论或再记一遍。一人读二十页书,之后再叫另一人读二十页,他每天温习经书二百页。

(14)、顾氏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显示出和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如大家所熟知的,他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提出“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影响后世的观点。

(15)、顾炎武在45岁离开昆山北上考察之前,已经基本完成他几部学术著作的撰写,但他不故步自封,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九州历其五岳登其四”,25年间经常孤身一边骑马读书,一边行走考察,随时随地更正自己著作中的错误和遗漏。潘耒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清代浙东学派史学家全祖望说:“先生所至呼老兵逃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这种注重实地调查,真调查、调真查的治学方法对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非常有益。

(16)、长期以来,学界对顾炎武家族难充满了浓厚兴趣,勾陈探索之文不在少数,但笔者发现多数是知其一不知其分析流于浅显,多数作者将仇人逼迫或者反清复明大业,视为其北游主因。

(17)、李贽也多次言及自己的怕死心理 , 但同时又 以为在学道的过程中已在理解与修行两个方面超 越了这种懦弱 ,具备了可直接面对死亡的精神质 素 ,这既是他学道的一种收获 ,也是他引为自豪的 地方 ,因此而曰; “我愿学者再三吟哦 ,则朝闻夕 死 ,何为其不可也乎哉! ” 27死乃被作为一种快乐与 荣耀来看待的 ,是否能坦然地面对死亡也是对自 己学道是否成功、是否能越过最大的人生之隘的 一种明证。在尚未闻道之前 ,人当然不可以死 ,但 一经闻道 ,那么死便是无足轻重的事了 ,即其所 云: “非闻 道则未可以 死 ,故 又曰`吾为 汝为死 矣’ ” 这也又都从不同侧面表明了他对自己平生 所选择的这一“道”业 (意义当然要比生死内容更 广 )是笃信无疑并甚至可奉之于“成仁”之躯的。 从非常明显的大量材料可以证明 ,李贽晚年亦始 终为一种十分浓郁的生理与精神上的厌倦所缠 绕 ,在精神上是既坚执固守 ,又倦于应旋 ,不仅不 断地言及死亡 ,而且也不断地表示愿意或更乐于 接受死亡 ,在“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中 ,一如其 《伤逝》篇所云: “死不必伤 ,唯有生乃可伤耳。勿伤 逝 ,愿伤生也。” 如果这死亡是强迫加予的 ,那么 他便也会如佛学前辈肇法师那样以轻松的口吻道 出: “将头临白刃 ,一似斩春风”。由此而知 ,他的 确是在各个方面都已对自己的弃世作好了的充分 的心理准备。既然如此 ,便不会有其他什么令他可 惧之事 ,并且也已在主体内部埋下了引导他主动 地接受或迎接死亡的真实线索 ,所幸未足的不过 是推动他走向这“末后一着”的其他动力。

(18)、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执政的指挥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你只不过应该广泛浏阅,懂得过去的经验教训罢了。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侯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

(19)、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20)、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3、关于顾炎武的资料介绍

(1)、注:本文引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均见顾炎武的《日知录》和《顾亭林诗文集》。

(2)、虽然那个肇事的堂兄顾淮早已入寺院做了和尚,但顾炎武与族人关系却没有改观。如赵刚分析的,“家难的阴影似乎伴随着他整个后半生,这从另一角度说明,顾炎武之所以不敢南归,主要作祟者是他的族人,而非叶方恒。至于叶方恒,他同顾炎武的冲突是顾氏家难的延伸,除经济纠葛外,不存在类似顾氏族内的‘不戴之仇’,一旦时过境迁,自可言归于好。(16)”

(3)、袁中道《李温陵传》提供了李贽死前经历的最详记 录 ,其中有些细节是值得玩味的 ,比如当朝廷缇骑 至李贽耽身的通州马家时 ,贽闻而于病中聚力疾 起 ,大声曰 ;“是为我也 ,为我取门片来” ,“速行 ,我 罪人也”等。中道所记递解回籍事 ,与其他记录稍 有出入 ,只是审讯判词的内容而非旨批 ,甚至云 “久之旨不下” ,这一情节显然已很难核证 ,可暂且 勿论。但如此急迫地要自投诏狱 ,除了跟其不想连 累他人有关 ,必然还有别的原因 ,而至少是在可排 除有严刑制裁并可望归放于野的的情况下 ,便亟 亟自刎于诏狱 (这一特殊的地点 ) ,与前者之间又 会有某种关节上的联系。为此 ,马经纶曾叹曰 ;“且 不刎于初系病苦之日 ,而刎于病苏之后。又不刎于 事变之初 ,圣怒难测之日 ,而刎于群喙尽歇 ,事体 渐平之后。此真不可思议! ” 这种“不可思议”的方 面恐怕除了马氏所正确揭示的其不同于常人的佛 教道学观以外 ,也直接关涉于李贽对死亡方式、死 亡效果等的具有某种现实评价要素的考虑。在评 论何心隐之死时 ,李贽颂其有“上九”“亢龙”之资 质 ,但仍以“终日见而不知潜”一语隐示了其祸覆 己身的原因。 在与袁家弟兄的对话中更惜其“为 人所弄 ,如杀一鸡然” ,称赞阳明 (的屡险屡安 )“则 不然 ,你看是何等作用”。尽管祸及身亡也包含有 客观或然率上的因素 ,但总起来看 ,对于是否可以 “杀身而不悔”这样的信念以为是应作具体分析 的: “古 今大豪杰作 事 ,都有 个着数 , 不是泛然 的”。或如其在另处所说的: “智者欲审处死”当会 有所择拣。 从这些论断中可以看出 ,李贽是很重 视于死亡方式的选择的 ,并较早即形成了自己对此的独立认识。

(4)、明霞晚照字里相逢——张颔与著名文化学者的神交贞谊

(5)、顾炎武出身于官宦望族,明代末年家道中落。清军入关后大肆屠戮,他同许多爱国人士一起奋起抗争。清王朝建立统一政权后,他依然坚持反清活动,决心“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他怒斥那些明代达官贵人随波逐流的庸俗之举,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并断然拒绝了清廷欲令其到明史馆纂修《明史》和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的举荐。看到复明无望,他转为教书,义不仕“贼”。后来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著书立说。顾炎武研究学术注重调查研究,反对空谈,注意广求实证,秉承“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谨慎务实之求学态度。提出“君子求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给后人以许多警示与启迪。

(6)、“花押”通常由本人自行设计,往往是运用自己的姓名或者字号为元素,按照书法习惯组合“攒”到一起而形成,其中的笔画顺序、细节模式只有自己知道,外人很难模仿,因而常用于在正式的文书上签署。

(7)、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8)、将军死战哀宁武——明末山西总兵周遇吉与《别母乱箭》

(9)、(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10)、便对归庄说:"一定要把门生帖子要回来。要不回来,我就在大街上贴通告,声明并没这件事。"由于顾炎武坚持,后来钱谦益只好交还了这张门生帖子,顾炎武的气节,因此而更为时人所景仰了。

(11)、此幅《与潘次耕手札》收录于《亭林佚文辑补》。行笔飘逸,点画凝涩,结体缜密,字形较小,行距极大,颇得计白当黑之妙。因点画收缩,精气内敛,具浑厚华滋之美,返璞归真之妙。

(12)、比如梁启超,一说起他的名字就如雷贯耳,他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维新派、戊戌变法的领头雁之是新法家的代表人物。一长串的身份和头衔,无不如日中的太阳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单就学术而言,他无论是在近代新史学、图书馆学、目录学,还是文学理论,他都有过骄人的成绩,其影响十分深远,他因此而被公认为清末民初最优秀的学者之也是民国最牛的大师之是近代中国一个百科全书式人物。

(13)、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14)、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15)、(13)参见孙静庵:《明遗民录》卷《顾炎武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16)、并迫胁炎武,令其自裁。一时“同人不平”,士林大哗。所幸炎武知友路泽博(字苏生)与松江兵备使者有旧,代为说项,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审理。

(17)、关于顾炎武,知道的是他在《日知录》里针对读书人读死书的情况,提出了学以致用的主张,考据之风再次兴盛。之后就是成为一个大家,思想大家。虽然没有再次明确地提出反清政府,但是,也不再与清政府合作,这个也是反清政府的一个方式。

(18)、再深究一步,立嗣背后表面看是“礼制”之争,其实是财产的继承权问题。而且顾氏三门,属顾绍芾这门财产丰厚,让族人看了,难免会眼热心跳。笔者根据当时态势分析,当嗣祖父去世,家产悉归给顾炎武继承时,族人垂涎欲滴,因妒生怒,心说怎么由你一个不靠谱的嗣子继承呢?就虎视眈眈,大有夺占之势。面临亲族的怒火,顾炎武把800亩族田典出去,并得到大量押银,笔者以为这既是渡荒之举,也是其使田产既成事实之举。

(19)、随着生命的渐次衰降及外部危险感的开始加 强 ,这一问题也必然会愈益进入其思虑关注的范 围。也可能是何心隐之死给他的某种反面启示 ,或 因终身流寓他乡、单身在外而常感到的身心孤寂 (原想归依者耿定理也过早谢世 ) ,他在一段时期 里不断提到希望能死在朋友之手 ,也曾寄冀于死 在他晚年留滞时日最久、感情结缘最深的麻城 ,并 在龙潭为自己建造了安置遗骨的塔屋。这都算是 一种平安以死的打算。但这种念头毕竟只属一个 方面的愿望 ,并且是在暂不考虑情势变动情况下 的自我预想。因此 ,即便如此 ,他还是对其他可能 或主要是可求的死法作了充其心力的窥探。

(20)、被逼而死的他杀论于“五四”以后即有始倡 , 五十年代特别是“文革”期间 , 如“被封建势力迫 害而死”等语汇几乎在未及深究的情况下即成为 普遍公认的定论 ,并为当时的人文学者所耳熟能 详。畏罪自杀的代表性说法初见于《实录》 ,即中所 云“惧罪不食死” , 顾炎武《日知录》虽径引《实录》 原文 ,然据该书体例通则而知实表同义。顾宪成 更言其: “被人论了 ,才去拿他 ,便手忙脚乱 ,没奈 何却一刀自刎”等。“不食死” ,据多种资料判断显 属误记 , 但从中反映的却是 ,虽然同样仍是一种自戮行为 ,却可以因为措辞上的变换而使其变得 对传主十分不利。又比如所谓的“手忙脚乱” ,从字 面上看似是对治罪无所准备 ,但其隐示的却是自 戮者对制度性惩罚 (包括死亡的惩罚 )所存有的怯 懦与恐惧的心理。 由于以上对李贽之死的推论均 至此而止 ,无论是他杀论还是自杀论都未曾提供 可进一步认知的线索 ,而是以论者既定的外部观 念武断地对其作了空洞与粗疏的判论 ,从而也就 掩盖了自戮行为背后的事实心态及其真实面貌。

4、关于顾炎武的名言警句

(1)、(4)(zx)参见李广林:《顾炎武的北游与定居华下》,《唐都学刊(西安师专学报)》,1985年第二期。

(2)、(5)参见马一平:《顾炎武家世新考》,《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第35卷第3期,2018年6月。

(3)、后来此事与一场匪夷所思的文祸——莱州黄培诗案有牵连,让他身陷囹圄。构陷人就是与他有过借贷关系的谢长吉。谢长吉告发顾炎武与黄培诗案有染,意在反清复明,其目的主要是想借刀杀人,夺回那失去的10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