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古诗20首

1、白居易古诗20首必背诗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4)、那些年,李叔同从天津逃难到上海,结识了家境富庶的许幻园。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无名杂诗》明 施耐庵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别诗 唐·白居易

(7)、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8)、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9)、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0)、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11)、从今莫把仇人靠:“仇”字“莫”“人靠”为九;

(12)、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13)、白居易称号诗魔的由来正如他诗中所说“魔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息”,反复的诵读着自己的诗句,导致自己嘴巴里长满了口疮,诗魔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白居易写诗的题材一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身边提选的,他的诗歌让人通俗易懂,他的用词手法主要运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他从来都不参加d内的战争,淡泊名利。一心只为造福百姓为己任。他的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诗歌是历史上的经典,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明。

(14)、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5)、白居易在意外情况下被贬职成为了江州司马,那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之后的白居易大部分诗词都带着暗喻的手法讽刺了那是的朝政无能和听谗言的昏君。白居易曾经把自己的诗集分为三种,暗喻,闲适和伤感三大类。

(16)、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诗二年级上册。

(17)、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8)、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9)、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20)、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白居易古诗集

(1)、只有听见那一句“我懂你”,今生今世,才算不枉此行。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4)、恨王孙,一直去了:“王”字去“一直”为三;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8)、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9)、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10)、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11)、握完了手,白大人走到列队的农人面前,又一次推开罩在头顶上的伞,干咳了两声,说:“大家辛苦了!大家都很忙,尤其这抢收时节,寸光寸金啊!为了不耽误大家宝贵时间,我就不多讲了,只讲五点……”

(1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3)、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14)、两个叠词并用,诗人心中的伤感呼之欲出。这两句出自白居易的《南浦别》,全文只有20个字:

(15)、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16)、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17)、只因心里相信,这偌大世间,有一个人最懂自己。

(18)、杂数诗指诗词中的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求来写。此篇是诗人为苏轼的画作所题写的,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两个三个五个七个八之和即为百(1+1+3×4+5×6+7×8=100),这种含而不露的写法,独具匠心。

(19)、槐阴歇鞍马,柳絮惹衣巾。日晚独归路,春深多思人。去家才百里,为客只三旬。已念纱窗下,应生宝瑟尘。

(20)、《琵琶行》:这是白居易著名的乐府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

3、白居易诗大全300首

(1)、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2)、所以,翻阅古典诗词,我们发现,其中的送别、思乡诗篇占了很大一部分,且多有精彩诗句。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白居易更是一个有心人,倍加呵护自己的诗歌作品,多次对自己的诗文进行编集归类,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四大类,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的刻本,仅71卷,收诗文共3600多篇。

(5)、“噼里啪啦”的掌声中,白居易走到农人们面前,伸出白胖的手,一个个亲切地握着。在一个七八十岁老人面前,白大人抬头看了看正对着自己闪着镁光灯的“长枪短炮”,伸手推掉罩在头顶上的伞,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又掏出面巾轻轻地擦拭老人额头的汗珠……田野里一片寂静,连微风吹拂麦穗的“沙沙”声都听得异常清楚。

(6)、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7)、这位患难相扶的挚友,每日陪他赌酒下棋,你一言,我一语,你一棋,我一酒,其乐融融,不知夜尽天明。

(8)、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9)、《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10)、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泪阑干,指泪流满面的样子。诗句描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梦境中的杨贵妃形象。前句写其伤心欲绝、泪流纵横的样子,表现了其对唐玄宗的深切之情。后句写杨贵妃落泪时的美貌,独出心裁地将泪流满面的的杨贵妃与一枝带雨的梨花联系搭挂到一起,在比喻中让人展开联想,自行构拟出心目中美貌的杨贵妃形象。

(11)、《观刈麦》:在情感上,对农民身上繁重的苛捐杂税表示同情,也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的送别;

(13)、谁料,社会风云变幻,竟使许幻园的大好家业,面临破产。

(14)、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着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15)、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恨歌》唐·白居易

(1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7)、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8)、药名诗,顾名思义即以药名入诗。此篇是词人在战场上写给妻子的,以表思念之情。词中药名颇多,且运用的贴切合理。

(19)、暮江吟 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20)、《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50首必背古诗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4)、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不行!谁敢跨下田埂一步,就罚!”官人们斩钉截铁地说。

(7)、此诗读来如听白居易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白居易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白居易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白居易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白居易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8)、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9)、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0)、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1)、假如你也有这样一位知冷暖、懂悲欢的朋友,那么,何不像白居易一样,在大雪将至的夜晚,燃一炉火,温一壶酒,静静等待他的到来?

(1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13)、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14)、许幻园来到李叔同门前,站在满是积雪的台阶上,对门内说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15)、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6)、《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17)、数字诗是将枯燥的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转变为一首动人的诗篇。诗人用数字一到把一路的风景与发生的事情都描述了出来,韵味无穷。

(18)、前呼后拥下,白大人走进了麦田,到了列队的农人面前。一个随行的官人“啪啪啪”地鼓起了掌,说:“欢迎白大人!”见掌声不太响,他又使劲鼓掌道,“热烈欢迎白大人!白大人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不放心我们的麦收工作,冒着似火烈日,忍受车马劳顿,来看望我们啦!下面请白大人给我们讲几句话……”

(19)、《问刘十九》:这首小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

(20)、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热烈的掌声里,白大人“不多”的话终于结束了。农人们正要跳下麦田,随行的官人却大声说道:“大家等一等!白大人曾经也是农民,曾经也割过麦子,对我们农民朋友和割麦子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白大人和我们农民朋友中的割麦能手来一场割麦比赛吧……”

5、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大全

(1)、新酿的米酒浮着淡绿色的泡沫,红泥造的小火炉里,火光正旺。

(2)、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3)、《大林寺桃花》: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全诗如下:

(4)、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5)、那年冬天,大雪纷飞,整个世界都仿佛被白色覆盖。

(6)、“诗魔”白居易诗词15首,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7)、白居易有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写了两首《池上》,此诗中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8)、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

(9)、“袅袅”本用来细长柔软的东西摆动,如炊烟袅袅。后来形容人的身材婀娜多姿,引人遐想。但在此时,用来形容满眼的秋色。“西风”起,秋的韵律在大地奏响;天地万物迎来了生命的新阶段——谢幕。而在谢幕之时,用“袅袅”的身姿与世界作别,留给秋天一份亮眼的色彩。

(10)、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11)、《钱塘湖春行》:这是著名的吟咏西湖之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相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和谐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饱满感受。

(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满别情。白居易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有哪些。

(13)、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1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5)、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16)、《南浦别》 唐代: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17)、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18)、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9)、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20)、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小学一二年级白居易的诗。

(3)、池上(唐)白居易: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踪迹,浮萍一道开。

(4)、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 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5)、回文诗即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这首便是佳作,顺读为夫思妻,倒读则是妻思夫,意为“两相思”。

(6)、但在白居易留存的诗中,彼此的真挚情谊,却依然历历可见。

(7)、嵌字诗是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诗人幼时痴棋而废寝忘食,其母将棋子丢入河中,因有此诗,嵌字为“象、卒、兵、将、马、士、炮、相”。

(8)、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9)、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10)、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拿着火把看牡丹花,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

(11)、《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2)、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