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词赏析

1、苏轼的最著名的诗词

(1)、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2)、七尺顾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3)、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4)、(鉴赏)人一旦识字,就是一生忧患的开始。苏轼的这种看法与西洋哲学家叔本华的知识痛苦观类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诗是苏轼的名句,常被用来感叹对人生了解愈多,烦恼、愁苦也就愈多。所以他接着说:“姓名粗记可以休”意思是:人只要粗略记得姓名就可以了,当然这是苏轼一时激愤的话而已。

(5)、黄庭坚:“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6)、诗词九:《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7)、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8)、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9)、  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10)、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

(11)、(原诗)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哪禁泻。忆昔还乡溯巴峡,落帆樊口高桅亚。长江滚滚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12)、(原诗)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1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4)、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而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独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但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题西林壁》

(16)、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17)、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18)、(原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9)、刘景文即刘季孙,也是一位诗人。此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苏轼任杭州太守时,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20)、苏轼在这首词中则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作结,我们能从中读到的,不仅仅是其对于离别的态度,更是对待人生很多情境时都适用的姿态。

2、苏轼最有名的二十首诗词

(1)、(原诗)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樵。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馀年老不枯。未辨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

(2)、这实在是描写杨花最美的词了。我们第一次知道,那无人怜惜的小花,竟像是庭院深深中的怨妇。苏轼的随意几笔,区区几字,就让我们仿佛听见了杨花的叹息,写意,太写意了。

(3)、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4)、(出处)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陈洵: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 

(6)、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7)、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8)、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9)、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0)、苏轼被贬谪到蛮荒之地的岭南,却不改达观心境。

(11)、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

(1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5)、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16)、七律琴箫红泪 再访秦淮事事休,可怜未老已白头。 梨花树下一身雪,芳草丛中几度秋。 鸟恨株株红药谢,人烦滚滚碧波流。 幸得春水不辞累,淘尽悲欢淘尽愁。

(17)、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鉴赏)溪水清澈,水底的石头就会清楚地显露出来,在水中游玩的鱼儿清晰可数,深林里寂静无人,只听鸟儿相互间轻快地招呼着。清幽无人的宁静世界中,自然流露出一种动人的画意与诗情,那股清逸、脱俗的韵味,真令人回味无穷。

(20)、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了吧。

3、苏轼最有名的二十首诗词,不读懂不足以看懂人生

(1)、(原诗)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2)、苏轼生性豁达爽朗,对暴风雨特别欣赏,写了多首诗进行描摹赞叹。这首诗由于是在吴山顶上的有美堂中所写,气势更为雄伟壮大。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  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6)、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7)、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白话释义: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9)、(原诗)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10)、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11)、吴曾《能改斋漫录》:“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12)、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13)、总编:王博生 原创投稿:1187295260@qq.com

(14)、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这首暮春诗词,流露出惜春之情,同时也表达豁达闲适之意。

(1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清正坦荡的风骨。

(17)、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18)、谷雨也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第八气也是最后一气,有三候,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谷雨后,雨水丰富,气候湿润,牡丹花应时而开,因而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的娱乐活动。

(19)、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20)、(鉴赏)人一旦识字,就是一生忧患的开始。苏轼的这种看法与西洋哲学家叔本华的知识痛苦观类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诗是苏轼的名句,常被用来感叹对人生了解愈多,烦恼、愁苦也就愈多。所以他接着说:“姓名粗记可以休”意思是:人只要粗略记得姓名就可以了,当然这是苏轼一时激愤的话而已。

4、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词,每一首都是考点必须要会背

(1)、(出处)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2)、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3)、七尺顾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4)、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5)、赏析:这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一些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

(6)、七律秦淮夜泊 石桥隐约淡着烟,谁抱琵琶细细弹? 一曲惊回千里梦,两朝灭尽半生缘。 曾悲水月风吹破,亦恐桃花雨打残。 借问君家何处是,同为沦落在人间。

(7)、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8)、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9)、人生当学苏轼: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12)、赏析: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也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1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4)、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王直方诗话》,《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

(1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16)、(鉴赏)这句诗上承:“高论无穷如锯屑”。意思是说:长篇大论,高妙无穷,就像锯木时的木屑,连绵不绝;短诗小篇,隽永有味,有如连串的宝珠,晶莹剔透。“高论无穷如锯屑”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立论精深高妙;“小诗有味似连珠”常用来赞美小诗的清新可爱。古时有种文体,叫做:连珠体,汉章帝时,命班固、贾逵、傅毅三人作文,文体要简洁清丽,不直接点明主旨,而以隐喻方式,使读者有所体会。因此行文连串如珠,清新而动人,便称为连珠。

(17)、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还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濡以沫。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18)、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所以以此词赠行。

(19)、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白话释义: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20)、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5、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句

(1)、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2)、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人,晚唐诗人,癖于作诗。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

(3)、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

(4)、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6)、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

(7)、此诗体现出苏轼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性格,他真是将满腹苦水写成了甜美的赞歌,其乐观豁达令人向往。

(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祖英-爱的史诗                                            

(11)、(鉴赏)诗人看见梨花雪白可爱,触景伤情,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又能够看到几次如此雪白、可爱的梨花呢?后人常用“人生看得几清明”这句诗,来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一辈子又能看到几次美好的风光呢?

(12)、苏轼以“雪泥鸿爪”喻人生,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13)、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辛稼轩词序》)

(14)、这首诗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15)、(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6)、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苏州府吴县人氏,宰相陆象先之后,昭宗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这首诗意境平平,然而可以看到在唐代阳羡茶就有“芳茗”之誉。

(17)、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18)、“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这十年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已如霜。“相逢”是词人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苏东坡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19)、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20)、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2)、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

(3)、(鉴赏)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会记得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恰似,或作应似。常年在外流浪的人,最喜欢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这两句诗了。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此时的苏轼,曾从京城外调辗转各地,已历过“乌台诗案”的生死之劫,又从黄州、登州回京再至杭州,这几番流离漂泊,他自己又如何不是“天涯踏尽红尘”?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9)、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0)、此诗知名句是“人生看得几清明”。全诗语言清洗自然,蕴含哲理,发人深思。

(11)、这是苏轼最富哲理的一首诗之一。在诗中,他写了一个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有体会到吗?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4)、苏轼的一生最为旷达乐观,这首词最能代表他人生态度和境界的,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15)、(鉴赏)作者看见梨花雪白可爱,触景伤情,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又能够看到几次如此雪白、可爱的梨花呢?后人常用“人生看得几清明”这句诗,来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一辈子又能看到几次美好的风光呢?

(16)、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17)、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18)、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

(19)、谷雨还是摘春茶的季节,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被称为“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茶树春梢芽叶肥醇,发育充分,叶肥汁满,肥肥的叶芽也是谷雨茶的独有特点之一。谷雨茶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其中略带清凉,清甜甘口,令人口齿清爽。

(20)、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1)、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3)、此诗精华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通过新颖和精准的比喻,赋予西湖美人特色,使西湖成为美的化身,西湖之美得到升华,其描写手法之高超,不由得令人赞叹。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7)、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8)、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