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古诗词五十首

1、爱国主义古今经典诗词

(1)、蘅塘退士(1711~1778),清朝学人,原名孙洙,字临西(或作苓西),一字答西,号蘅塘退士(或蘅堂退士),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无锡,《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3)、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爱国主义诗歌传统不一定都是颂体诗,讽喻现实、鞭挞丑恶、针砭弊端、谴责黑暗的作品,同样可以弘扬正气、激发斗志、砥砺精神、陶冶情操。古人在这方面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当代诗人也有不少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创作实践。高尚的人格、远大的理想、深刻的哲理,都可以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诗词中得到完美的表达,从而使阅读者得到心灵的震撼和启迪。爱国主义诗歌传统绝对不是简单地贴一个政治标签,喊几句标语口号。当代诗词怎样更好地发扬中华诗词的爱国主义传统,怎样求正容变,怎样避免概念化,怎样提高艺术性,怎样研究和推广新韵,怎样从高原走向高峰等等,都同样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当代诗人志存高远,存正气,弘美德,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下大力气打造和推出诗词的精品力作。

(4)、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5)、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6)、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7)、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已沦陷于金人之手。青年时代,他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归宋后,历任江西、福建安抚使,绍兴、镇江知,枢密都承旨等职。著有《美芹十论》和《九议》,条陈战守之策,也因此为主和派所排挤,后被弹劾落职。从此退隐山居。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

(10)、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11)、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2)、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13)、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14)、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7)、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18)、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不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供人反复咀嚼,层层追索......

(19)、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7年09月18日)

(20)、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具有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坚贞性格。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一生淡泊功名,为官清廉,从不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是他重节义贞操的真实写照。读古诗词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诗人均以言物寄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崇高的思想情怀。

2、爱国主义古诗词有哪些?

(1)、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我们还可以来回忆《诗经·无衣》中的声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郭沫若先生在抗战爆发后写下过“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这样的慷慨悲歌。两者相距的年代更久远,但展现的同样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冲天豪迈,同样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冲击。

(5)、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7)、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9)、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0)、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11)、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谥武穆,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他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1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3)、除此之外,在中国的典籍中,有着大量上帝的记录,如:

(14)、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悲凉、惆怅之情。

(15)、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6)、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7)、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18)、秀出乾坤,功在诗书——首期“诗歌教学研修班”培训侧记

(19)、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0)、此诗说明了诗人至死都没有舍弃恢复中原之志(即便是一生为此屡遭磨难,但仍是九死而未悔),这片赤子之心,真是苍天可鉴!

3、爱国主义古诗词五十首大全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2)、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⑶独上:一作“独坐”。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⑸新声:新的歌曲。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⑾龙荒:荒原。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⒇烽:指烽火台。

(3)、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1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5)、登楼眺望,广阔无垠的背景和诗人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6)、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7)、1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9)、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10)、注释⑴金错刀:用黄金装饰的刀。⑵白玉:白色的玉。亦指白璧。⑶八荒:指四面八方边远地区。⑷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这里指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市)。⑸奇士:非常之士。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⑹意气:豪情气概。⑺相期:期待;相约。这里指互相希望和勉励。⑻史策:即史册、史书。⑼丹心:赤诚的心。⑽尔来:近来。⑾天汉滨:汉水边。这里指汉中一带。⑿南山:终南山,一名秦岭,在陕西省南部。嶙峋:山石参差重叠的样子。⒀“楚虽三户”句:战国时,秦攻楚,占领了楚国不少地方。楚人激愤,有楚南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也一定能报仇灭秦。三户,指屈、景、昭三家。

(11)、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2)、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13)、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5)、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16)、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17)、诗词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18)、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9)、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爱国主义古诗词五十首有哪些

(1)、《唐诗三百首》的旧注本亦有许多种,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本简明精当,流行最广。她的注解除简介作者生平外,比较注重语词名物的诠释,博引旁征,字梳句栉,对今天的读者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3)、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在南宋的历史上,像岳飞、陆游、辛弃疾这种一心想着要精忠报国的志士还是有挺多的,只可恨南宋小朝廷中的很多君臣,贪生怕死,选择一条投降主义的道路,终至亡国。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5)、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8)、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9)、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0)、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11)、诗句画龙点睛地以“晓”和“宵”字,把戍边将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战斗意志表现得极其鲜明。唐朝诗人李贺面对当时藩镇割据的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在《南园十三首》中发出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豪迈诗句,表明了热血男儿收复失地、保家卫国的战斗激情。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写出了将士们在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激烈的戍边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将士们不打败敌人誓不还乡的昂扬斗志和士气跃然纸上。晚唐诗人陈陶笔下的“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的诗句,以充满激情与悲壮的笔触描写了前线士兵奋不顾身誓死杀敌、血洒疆场慷慨悲壮的场景。清代徐锡麟《出塞》一诗同样写得器宇轩昂,慷慨激越:“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诗句表现了出征将士们为国捐躯在所不辞的崇高情操。唐人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反映古代文人投笔从戎、征战疆场的诗词,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即是作者从军杀敌战斗意志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宁愿做一个小小的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的决心。

(1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四位,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16)、岁月鸣志芬芳年华|庆祝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成立五周年!

(17)、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18)、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19)、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本文为作者在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的发言,略有删节。

5、爱国主义古诗大全100首4句

(1)、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2)、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3)、楚辞,也作“楚词”,是一种由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

(4)、注释①金陵:今南京。②晚翠:日暮时苍翠的景色。③秋声:秋天自然界的声音,如鸟虫叫声,风声。欧阳修有《秋声赋》,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天的声响。④丹青手:画师,画工。丹青,图画。

(5)、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6)、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9)、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10)、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德馨”进行关注,谢谢!

(11)、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2)、译文: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13)、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5)、小学语文必考古诗词,附带详解及练习题!(收藏版)

(16)、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17)、译文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面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负,小试牛刀。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

(19)、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感情真挚,具有淳朴深厚之美。

(20)、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1)、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注释选自《龚自珍全集》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花:比喻国家。即:到。

(4)、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5)、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因为我们的中国诗歌节是新旧体诗人共同的节日,所以当代诗词借鉴新诗和外国诗歌营养的话题也值得探讨。

(8)、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9)、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0)、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踘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11)、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2)、10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4)、1无限悲痛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5)、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16)、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中,有众多的篇章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浩然之气。千百年来,这类主题的诗词作品对于华夏儿女砥砺情志、陶冶情操提供了巨大的正能量和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17)、注释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兮:语气助词。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1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1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20)、 学习新诗灵动的语感和鲜活的句式。新诗的语言接近口语,轻快自然,可以吸收众多新鲜的当代语汇,适应更多的当代读者。新诗的重要特点,是不受一切束缚,即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等。这种自由活泼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状态,确实值得旧体诗词作者认真思考。最重要的是克服古奥生僻、醉心用典等等毛病,在每行每句都限定字数、整齐划一的形式之外,尽量突破窠臼,学习借鉴新诗明白晓畅的灵动语感和新鲜句式。

(1)、关山万里作雄行。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3)、(赏析)这首词表达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和报国立功的信心以及乐观主义精神。字里行间充溢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整首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成为反侵略的爱国名篇。

(4)、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5)、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