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一句名言

1、老舍写的名言

(1)、看透自己,就知道自己的缺点到底有多少,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缺点有多少的时候,他看到别人缺点,也会想到这也是自己的缺点。

(2)、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3)、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骆驼祥子》

(4)、老舍先生要表达的并不是上海和天津不好,不值得爱,恰恰相反,在当时无论是上海还是天津都是沿海繁华城市。

(5)、老舍散文离不开幽默,它是轻松、俏皮的,也是智慧的。他散文里幽默的佐料全来自生活,他打趣、针砭、讽刺的那些人与事,都是生活本真以及病态社会众生相的反照。他把它们拆散、肢解了,搅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那技巧全在火候。

(6)、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四世同堂》

(7)、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骆驼祥子》

(8)、第你之所以会感觉到,你拥有一个灰暗的人生,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光明的出口,当你心中有光明的时候,你也将不再黑暗了,甚至多了很多的温暖。

(9)、诚然,老舍自有清醒认识,比如他在谈到《牛天赐传》的写作时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地步,讨厌是必不可免的。我的困难至此乃成为毛病。艺术作品最忌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效果,故意招笑与无病呻吟的罪过原来是一样的。”

(10)、女子脸红,是人内心深处自然反应,神经的自然反应,是接触到了某事或是某人,才会脸红。这种脸红,不是她自己能控制的,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本真。

(11)、但是上面的回答,都是很认真思考,很认真地回答,并非很敷衍的回答。就是不够深刻,不够深入,不够走心罢了。

(12)、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老舍选集》

(13)、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14)、老舍的自由全在写作里,他喜欢拿“文牛”“写家”自喻,无法忍受没了写作的闲在与自由。他打趣说,连写史诗的荷马都有打盹的时候,自己不敢保证一辈子都写得好。他是那种抱定为文艺而生,亦为文艺而死的纯净文人,心甘情愿自取精神思想上的烦恼。他管这叫“大愚”。

(15)、▲老舍先生1957年创作话剧《茶馆》手稿。

(16)、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17)、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18)、苦人是容易死的,苦人死了是容易被忘掉的。《骆驼祥子》

(19)、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招展在蓝天下。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红尘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20)、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2、老舍最有名的一句话

(1)、·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2)、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老舍 《骆驼祥子》

(3)、· 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4)、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2月2日12版“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5)、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他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的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不幸,假若这个观察者是要急于搜集一些资料,以便证明他心中的一点成见,他也许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对擦胭脂的闭上眼。《四世同堂》

(6)、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不幸,假若这个观察者是要急于搜集一些资料,以便证明他心中的一点成见,他也许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对擦胭脂的闭上眼。——《四世同堂》

(7)、▲老舍先生,在1957年创作话剧《茶馆》。

(8)、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9)、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的母亲》

(10)、实际上,老舍早就在理论上明白戏剧不仅要在文本上完备,更重要的在于“它必须在舞台上表演。因为它必须表演于大众面前,所以它差不多利用一切艺术来完成它的美;同时,它的表现成功与否,并不在乎道德的含义与教训怎样,而在乎能感动人心与否”。

(11)、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倖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尽人事,听天命。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四世同堂》

(12)、 仇的另一端是爱,它们的两端是可以折回来碰到一处,成为一个圆圈的。——老舍《四世同堂》

(13)、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写于1936年,当时已是黑云压城。随着日寇的步步紧逼,华北危急、北平危急。

(14)、半个多世纪以来,老舍的作品一版再版,也屡次被搬上荧幕和舞台,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思索。

(15)、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6)、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17)、若没有抗战,不知老舍是否会写话剧,但他的确是为宣传抗战才写起了话剧。确如老舍所说:“从‘七七’抗战后,我差不多没有写过什么与抗战无关的文学。我想报个人的仇,同时也想为全民族复仇,所以不管我写得好不好,我总期望我的文字在抗战宣传上有一点作用。”

(18)、不过,要我说出最具“老舍味儿”的小说,我觉得既不是《离婚》,也不是《骆驼祥子》,而是1934年3月到8月写于济南的《牛天赐传》。

(19)、第一朵花,长在枝头上的时候,才能够向人们展示出它最美丽的一面,可是,当它被人从树枝上折下来的时候,那么它的一生也叫从此刻而凋落了。

(20)、她见你脸红,初次见面喜欢脸红,胜过其他任何女子口口声声跟你告白多么爱你。好比看着心爱的人,除了脸红,什么话都忘了,也只剩下脸红了,难道不值得你去爱吗?

3、老舍说的名言名句

(1)、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2)、人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都得退一步想。什么委屈都受过了,何必单在这一点上较真呢?

(3)、▲1936年,老舍先生创作《骆驼祥子》时摄于青岛。

(4)、老舍最初是怀抱“写着玩玩”的心态写起小说来的。那时,还“不懂何为技巧,哪叫控制”,只好“信口开河,抓住一点,死不放手,夸大了还要夸大,而且津津自喜,以为自己的笔下跳脱畅肆”。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上,老舍有明显漫画化的趋向。这在他最早的三个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中,多有体现。

(5)、最大的牺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骆驼祥子》

(6)、诚然,对于老舍,对于读者,最为惋惜的是,老舍悄悄于1961年底动笔的《正红旗下》在写了个鸿篇巨制的开头之后,便束之高阁。

(7)、▲1936年,老舍先生创作《骆驼祥子》时摄于青岛

(8)、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先生当时虽不在北平,但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北平。这样的心境无以寄托,只能通过文字来诉说。

(9)、在今天,上海和天津也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在当时,这两个城市更是开放、进步、繁荣的标志,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10)、能遇到一位见到自己脸红的女孩,想必也是在读书时候才有过的事,现如今出社会,能遇到那真是少之又少了。

(11)、比如说在一线城市没有房子,就连在县城都没有房子,住的地方是租的,一年四季都要搬好几次家,也没有车子,还没有存款,到了结婚的年龄,连一个对象也没有。这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看透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足。

(12)、但我们看透自己归看透,不能贬低自己,也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看透自己的同时,也能阳光的生活,要能做到这样。我们看透了自己,就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会把别人不当回事。我们看透自己后,生活过得更坦然,随意。

(13)、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14)、▲北京西城区小杨家胡同8号(原门牌号小羊圈胡同5号),是老舍先生出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

(15)、死是最简单容易的事,活着已经是在地狱里。《骆驼祥子》

(16)、到了写《骆驼祥子》《离婚》《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老舍创作上已然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有了“把一件复杂的事翻过来调过去的调动”的本事,对要写的人和事更是烂熟于心,何况是从长故事里“抽出一节来写个短篇,就必定成功,因为一下笔就是地方,准确产生调匀之美”。

(17)、今天读了老舍一句名言,更坚信人若看透了自己的好处,我们不妨读一下老舍很经典的名言,一语道破人若看透了自己会怎么样?发人深省!文字如下:

(18)、其实何止是城市,人不也是这样吗?当我们心中有了一个人的时候,其他人哪怕再好,也进入不了我们的内心了。

(19)、·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20)、不过,撇开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不谈,单论以纯熟的京白写小说,老舍1925年在伦敦写的第一部长篇《老张的哲学》,已算是20世纪20年代最好的北京口语教本了。直到今天,小说里纯粹却似乎不那么高雅的京腔京韵,依然会从许多老北京人的嘴里随时飘出。

4、老舍说的名句

(1)、所以说人若看透了自己会怎么样?老舍很经典的名言一语道破,发人深省!

(2)、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老舍《小病》

(3)、《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几十部经典令读者手不释卷;小羊圈胡同的祁家、钱家、冠家,拉洋车的祥子,茶馆里的三教九流……数不清的人物让观众回味无穷。

(4)、老舍最初是怀抱“写着玩玩”的心态写起小说来的。那时,还“不懂何为技巧,哪叫控制”,只好“信口开河,抓住一点,死不放手,夸大了还要夸大,而且津津自喜,以为自己的笔下跳脱畅肆”。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上,老舍有明显漫画化的趋向。这在他最早的三个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中,多有体现。

(5)、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6)、诚然,对于老舍,对于读者,最为惋惜的是,老舍悄悄于1961年底动笔的《正红旗下》在写了个鸿篇巨制的开头之后,便束之高阁。

(7)、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8)、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9)、再往前想一步,除了谈城市和人,谈工作行不行?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我们可以把老舍先生这句话改头换面,表达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对公司的忠诚。

(10)、从《大明湖》里抽出而成的《月牙儿》就典型地体现着老舍小说形式上的诗意、成熟与艺术思想上的扎实、深邃。或者说,是思想的精进使他的语言更加有内蕴的劲道和张力,《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断魂枪》,及至最后的未完稿《正红旗下》,无不如此。

(11)、可以说是好事吧,因为一个人能把自己看透,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会去做一些很出格的事情,不会去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

(12)、可以说,老舍以白纸黑字的书面形式提纯了许多北京人口语的日常表达,北京人许多约定俗成的大白话一经他的点拨,变得有了文化。如果细分,正如老舍的文学与北京的文学并非同一回事,老舍文学的北京口语,与北京的老舍文学之外的口语,也不一样。老舍的特色绝不仅在于他的“京味儿”,他的文学含有“京味儿”,“京味儿”却远不能涵盖老舍文学的全部。

(13)、▲老舍先生(左二)1954年出席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右一梅兰芳先生,右二梁思成先生)。

(14)、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骆驼祥子》

(15)、不过还可以通过女子的脸红来看是否中意你,如果你跟一位女子初次相处时候,女子容易脸红,说明她非常在意你,而且去追一位因你脸红的女子,是很容易追到手的。

(16)、好象迷了路的人忽然找到一个熟识的标记,把一切都极快的想了起来。——《骆驼祥子》

(17)、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盼明天干吗呢?是的,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无论怎么说吧,过去的一切都不可移动;实在,所以可靠;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她那么看过我》

(18)、虽然每个人的缺点都差不多,但改正的方法,却都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学习,去请教了。要虚心地求教,别人才会愿意把他自己的经验告诉你。

(19)、老舍是用文字绘画的丹青妙手,勾描人物,涂抹风景,无论笔墨或浓或淡,那力透纸背的功夫,那神气活现的韵味,一看便知只能是老舍的。

(20)、可以说,研究过古希腊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老舍深知,戏剧的艺术魅力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完全取决于它所具有的内在的悲剧精神,只有能够产生壮阔的悲剧美的戏剧,才有可能称之为伟大的戏剧。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以及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莫不如此。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舍全部话剧作品中真正具有悲剧结构、悲剧精神之悲剧美的,只有《茶馆》一部戏。

5、老舍金典名言

(1)、▲1925年,老舍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2)、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3)、北平即北京。我们都知道,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29日北平沦陷。

(4)、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5)、可老舍却把女子的脸红绑架在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是多么的讽刺这世上太多假话了,是多么地讽刺了那些喜欢说假话的人。

(6)、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多一分经验便少一分幻想,以实际的愉快平衡现实的痛苦。

(7)、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8)、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9)、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骆驼祥子》

(10)、如果你把别人看低了,别人就会不高兴,也就不会教你。也只有不会看低别人的心态,就像看到自己一样,去请教,那样就能达到很不错的效果,最起码会尊敬人家。

(11)、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骆驼祥子》

(12)、人是活的,要见机而作,不能先给自己画好了白线,顺着它走!

(13)、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14)、最大的忍辱是牺牲,最大的牺牲是预备反抗。 

(15)、他还转引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话说,戏剧“不是要印出来给人念的,而是要在舞台上给人们看生命的真实。因此,戏剧是文艺中最难的。世界上一整个世纪也许不产生一个戏剧家,因为戏剧家的天才,不仅限于明白人生和文艺,而且还须明白舞台上的诀窍”。“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而舞台上需要的是‘打架’。我能创造性格,而老忘了‘打架’。我能把小穿插写得很动人,‘还是写小说的办法’,而主要的事件却未能正出正入的掀动,冲突,结果呢,小的波动颇有动荡之致,而主潮倒不能巨浪接天。”

(1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选集》

(17)、其实,老舍在30年代已有了以清末的北京社会为背景,写一部自传性家族小说的构思,立意把它写成满人民族生活的风俗画和清末中国社会历史的写真存照。《正红旗下》用第一人称;故事的叙述与铺陈舒缓、老到,不温不火;语言纯熟、干净,内蕴十足;人物和结构尚未成型,却已呈现出壮阔、高贵的态势。可是,它终于没能成为老舍积40年文学创作之功的压卷之作,没能为20世纪中国小说史再奉献一部或可成为杰作的经典。

(18)、其实女子脸红,本来就不是个什么值得深究的事儿。但是今天就要好好深究下,有必要好好深究下。

(19)、其实,老舍从一开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写《老张的哲学》时,已明显感到“以文字耍俏本来是最容易流于耍贫嘴的”。到了写《赵子曰》时,老舍便有意力图使文字变得“挺拔利落”。无疑,他在有意识地尝试用“顶俗浅白的字”造出“物境之美”,“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他追求文字要有“澄清如无波的湖水”般的“平易”,但这“平易”又须不是死水般的凝寂,而要“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20)、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1)、从《大明湖》里抽出而成的《月牙儿》就典型地体现着老舍小说形式上的诗意、成熟与艺术思想上的扎实、深邃。或者说,是思想的精进使他的语言更加有内蕴的劲道和张力,《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断魂枪》,及至最后的未完稿《正红旗下》,无不如此。

(2)、▲1945年,老舍先生全家福,摄于北碚寓所。

(3)、老舍写戏时已是一个40岁的中年人。可他说,像最初写小说时并不知什么是小说一样,“也并不晓得什么是戏剧”。他依然抱着一种“玩玩看”的态度,凭着“文字与生活经验”,硬写起来了。

(4)、▲老舍先生(左二),1954年出席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右一梅兰芳先生,右二梁思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