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随笔内容总结

1、爱默生 随笔

(1)、马克·克莱默和诺曼·西姆斯《文学性新闻记者不必遵守的规则》

(2)、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4)、我一天一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情地爱你。

(5)、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

(6)、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7)、容。每一个举止得体、谈吐优雅的个人与其说一身正气,不如说在影响

(8)、博尔赫斯是一个非常风格化的诗人,因此,有人热爱有人反对,他在汉语诗歌中的形象泾渭分明。我最早读过西川翻译的博尔赫斯,但我宁愿相信那只是西川诗歌的某种变体;我读陈东飚先生翻译的诗歌集,有些诗歌在汉语里也是非常优秀的,比如《我的一生》、《天赋之诗》、《雨》、《玫瑰与弥尔顿》、《爱默生》等。但这还是真实的博尔赫斯吗?翻译是一面变暗的镜子,它只让我们看见一个模糊的轮廓。但一个人说过的话,他的声音,穿过语言的迷障,却不会发生严重的走形,因此我格外看重博尔赫斯的随笔,以及他那些老年的格言。我也一直迷恋于他晚年的姿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晚年艺术观念的转变,更在于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说话的气质。晚年的博尔赫斯回归了诗歌艺术的本质,更回归了一个诗人的日常姿态。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过一段话,让我回味起来时时感到震惊:

(9)、读到“我抓到一头活动物,总是把它放回旷野”时,我意识到,即使在一些现代观念的枝节部分,蒙田的“感知”也足够现代。这位古人精神上距我们相当近,偶尔,我们还可能跟不上他的现代性。

(1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0bdnHjG6Uq94gGTTERg8g提取码:1vdm书名:爱默生随笔

(1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TzFz-qjBp18U0ii7ZsjzA密码:glz8 书名:爱默生随笔

(12)、硬货!助你上岸!公基常识60000工程启动中

(13)、进入文学的方式有走高速路的,一点都不拐弯;也有绕了一大圈子的,三四十岁、四五十岁了还在走,一直没有到达预想的目的地,这就让人有些遗憾。在座有很多写散文的,有人认为散文门槛低,一迈就迈进来了,就想试试,觉得自己随便说说写写的就可以弄一本书出来,你写《日子》我写《月子》嘛(笑)。按此说,进入文学似乎很容易,真的容易吗?今天,大家都会摄影了,拿个数码相机一拍,似乎很简单,但你能说自己就此成为摄影艺术家了吗?进入小说、散文、诗歌之后,往下怎么走?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商城这个名字,我几乎天天听得到,但那是郑州的商城,也就是商场,大家来到这里,我们经的是文商,所以,我们要经好这个“商”。坐在这里的都是有文学基础甚而文学成就的,也就是都迈进了文学的门庭,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更进一步,深入一些,如何登堂入室,将这个基础做大做实,让这个成就有更大的突破,对文学有更大的贡献。这样提出来,那就是对待自己的创作,千万不要“轻易”和“草率”,要写一篇是一篇,整一部是一部,否则就是既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时间。确实,有的人写的发的是不少了,但是让人并记住的有几篇呢?数量与质量总成为矛盾,回过头看,还是绕了圈子,走了弯路。等于走了半天,其实还是没有真正深入进来。文学是要有准备的,这个准备何其重要,没有准备好的事情,总是做不彻底,让人不满意的。要有一个远一点、大一点的目标,对自己下手狠一些。我们来到这里,觉得天这么蓝,空气这么好,在这么好的地方来讨论文学,就先提出一个高一点的要求吧。这是第一个话题。

(14)、有件轶事值得一提。在我对博尔赫斯集中阅读的那段时间里,不知从哪个渠道听说了陈侗在广州搞的博尔赫斯书店。出于对这个名字的好感,我跟他们建立了联系。我陆续从陈侗的书店收到一些邮寄来的设计精美的小招贴。很抱歉我没有从那里邮购过一本书,但那些招贴我都保留着,我觉得它们和博尔赫斯本人是有关的。那是一种拥有完美形式的与书籍有关的纸上艺术。我读到过一篇陈侗的文章,《纸上的博尔赫斯》,他对书籍的理解近乎倔强,“只可能拥有一个朴素的、近乎刻板的外表,其内里则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这与盲目的博尔赫斯坐拥八十万藏书的感觉大概是相似的——“(进入图书馆)立刻,以一种几乎是肉体的方式,我感到了书籍的重力,有序事物的宁静气氛,被挽救,被神奇地保留下来的往昔”。

(15)、第②段的结构简单明了,先紧承上文“怯懦”一说,提出“适时的鼓励能让人增加勇气”这个观点,然后摆出事实,阐述了“克尔律治在海军服役时因为得到伯爵的鼓励而勇敢地袭击敌人”这个故事。这里先提出观点,再进行举例论证。而文章③④⑤段的论证思路却是:第③段先列举了“孩子”“战士”“马夫”“猎人”“养狗人”这些人在危险处境中的不同态度表现,然后第④段就此提炼出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获得勇气”, 接着第⑤段又以“被难题困住的学生”为例阐述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性,并将他与阿基米德进行对比,进行强调。

(16)、长期学习的习惯!职业所需技能和知识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18)、只不过是一些名目,这儿那儿随便可以挪用。凡符合我的性格的东西就

(19)、自然,他本人的书里更不可能出现传令兵的喊叫,他的理想读者也是“心中有数的人”,他们不会喜欢那种“总以格言和决议的方式谈论所有的事”的粗暴文风,同时又能欣赏蒙田特有的委婉和节制,即:

(20)、散文和小说,有时候分的也不是那么明显。你看一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文章的叙述摘出来就是散文,回过头看看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上半部分写得洋洋洒洒,河的气势、流动写得多么的散文化,如果只到上半部结束,真的是可以看成散文的。我们称他为散文家,是不徒有虚名的。再比如说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全本看一个整体,而一个一个章节也可成篇。《散文百家》就把其中的一章放在了头题,《东京文学》也摘录了一段。这说明他的某些写作具有着散文的意味。田中禾的长篇小说《匪首》,通篇都有散文的气象。

2、爱默生随笔集读书笔记

(1)、作者: (美)R・W・爱默生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副标题: 16开本(中英对照)译者: 刘玉红出版年: 2004-09页数: 275

(2)、10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3)、作者: (美)爱默生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者: 蒲隆出版年: 2010-9页数: 506

(4)、力面前立身行事,仿佛一切都虚有其名,昙花一现,只有他是例外。想

(5)、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考点划线

(6)、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美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总统林肯称誉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当代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卢姆干脆宣称:“爱默生就是上帝”。

(7)、昨天,我看了一些作家的文稿,也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其实,有时候一个人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段突然让自己美丽一下子。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写好,不是每一段文字都能出彩。当你在某一时段能让你的文字出彩,这就是你的能耐,是你凭你的灵感得到了一块美玉,否则便是一块糙石了。我们的编辑审阅来稿时,扫一下就差不多了。那么多的来稿,哪篇文章能抓住他的心呢?抓住他的心的必定是在眼前闪了一下什么。最近我又重新翻了一些过去读过的书,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再琢磨琢磨,当中的语言还是钟响磬鸣,让人叫绝。我们写文章也应该这样,为什么有人提出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呢?就是要有一个追求,如果达不到,那真的还得要继续操练。诗歌的语言也是一样,有的诗歌语言华丽得不得了,有的诗歌语言却很平实。比如我们听大别山民歌的时候,很多语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但感觉很美。所以,不管你用什么语言方式表达,只要表达得好,效果都是一样的。昨天有人说到我的《水墨周庄》,《水墨周庄》是《绝版的周庄》十年以后写的,我觉得用的是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绝版的周庄》表达方式是带有某种诗意的,有一种昂扬的激情在里面。《水墨周庄》则是一种舒缓的、沉慢的、叙述的表达方式。我自己更喜欢后者。也就是说,你不管写小说还是散文,用平民化的自然的语言去叙述出文字的色彩来更不容易。读过陈俊峰主席写的刊物的卷首语,其中有很多的语言在我眼前华丽闪现。也读过你们在座的乔克清的文章,她的有些语言是叙述性的,不是诗性的,但是它会发亮,像荧火虫一样,不是持续的,飞着飞着亮一下,再亮一下,很好,哪怕亮闪不大,但它仍然能够闪亮我们的内心。所以我觉得,文学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的艺术哪有文学的光彩呢?这也就是我今天最想强调的话题。

(8)、                           

(9)、10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0)、 已去之事不可留,已逝之情不可恋,能留能恋,就没有今天。

(11)、“《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12)、人们常常以为懂得越多越好。这是错误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多少,而在于要在可以学会的知识中懂得最需要的东西。

(13)、10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14)、时间能够安抚我们,时间就像一股清爽的风,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恢复镇定和理性,也能够让我们忘掉生活中的沉重打击,让我们恢复原有的信心。

(15)、我是高中语文教师,是立足高中的教学经验来说的,高中的语文比小学、初中的语文难度都大,小学和初中更重基础,提升的做法应该都差不多。

(16)、我们读《蒙田随笔》,再往后读《爱默生随笔》,他们都以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关于命运、学问、荣誉、风度、修养、爱情、美德、友谊等,《爱默生随笔》延续了蒙田的作品风格,一看就知道,连形式都相类。但我们不能说是抄袭。他是学习后的借鉴。再看看中国宋代同一时期的《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等,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的作品,也有学习借鉴的问题。他们的作品有主题吗?似是以小见大,写一个东西,透出一片亮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引出的是先天下之忧乐。遗憾一个山洞没有深入,想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在几乎同一个时期的这些作家的写作,传看阅读学习是一定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出那种互相的影响和借鉴。这是无可厚非并且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我们曾经争论过《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马桥辞典》,再往前还争论过《狂人日记》、《子夜》、《雷雨》、《日出》等,说这些作品都有借鉴模仿的痕迹。那就要看痕迹重不重,重的就经不住时间的检验,重的当然也不值得提倡。事实是,这些作品仍然以经典存在着,在这里我们不去研究它的深层次的问题。我所说的学习与借鉴是创作原则允许范围内的学习与借鉴,当然,我们从舞蹈里面去借鉴那种飘逸,从绘画里面去借鉴那种色彩,从音乐里面去借鉴那种声音,从小说里面去借鉴那种描写,从散文里面去借鉴那种叙述,从诗歌里面去借鉴那种凝练,都是必要的。借鉴是互通的。但是千万不要把借鉴变成拙劣的模仿和抄袭,那就毁掉了自己的聪明而变成了一个小聪明。总之,一个作者,不管是写小说的,写散文的,写诗歌的,你都要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要多看一些经典的作品,诗歌、小说、散文作家要横向地相互看看,甚至看看戏剧、电影、摄影、服装、音乐、绘画,这样,你才能更多地学到一些他山之石,从而更好地充实、丰富自己并且激发自己的写作。

(17)、ᴵᶠ ᵗⁱᵐᵉ ⁱˢ ᵈᵃʳᵏ, ᵗʰᵉⁿ ᵐᵒʳᵉ ᵉˣᵖᵉʳⁱᵉⁿᶜᵉ.

(18)、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

(19)、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鄙琐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

(20)、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3、艾默生 随笔

(1)、谁会相信残暴的象征尼禄皇帝,当有人按照惯例把一份死刑判决书递给他签字时,竟会说:“上帝啊,我真愿意不会写字!”判处一个人死刑叫他心里那么难过?

(2)、人民日报评论常用词汇、句式助你写出高级感!

(3)、我们往前翻一翻,到五四时期,会翻到一些曾经擦肩而过的名字,比如胡适、丰子恺、冯至、废名等,其实他们都是很好的文学家,有时间可以再读读,如废名有篇文章叫《阿妹》,这个阿妹很小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阿妹在他的笔下最乖、最懂事,也最可怜,很受冷落,但她小小年纪却知道自己不受欢迎,所以总是躲在无人的角落,有时候别人吃不了或不爱吃的东西分点儿给她,她知道那些东西不属于她,她会说:“那个东西不好吃,我不想要。”但实际上,她多么想吃。她后来还是可怜地死了。废名笔下的这个小阿妹真是很动人。后来有人把这篇作品放在了小说类别里。我觉得,作为散文来看未尝不可,看不出他虚构的痕迹,是一种童年的回忆性的。史铁生的《我那遥远的清平湾》有杂志发的时候按照小说来,评奖也获得的是小说奖,但是有说那就是散文,散文的刊物也拿去选。

(4)、 人都有一份孤独,再繁华的热闹,有一颗冷心观红尘,但唯独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凉,一眼明白这世间所有的繁华不过是你和他身边的过眼云烟,他会在众人之间一眼看到你,然后读懂你,明白你,不似爱情,胜似爱情。

(5)、 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6)、第找个好友闺蜜或者老师家人练手,看了很多,也有自己的感悟,也写下来了,但是没人知道,成绩上也一时半会表现不出来,怎么办?还要不要坚持?这时候找个倾诉和宣泄的出口是最重要的,把你的努力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给身边一个欣赏你的人看,对方一个不经意的鼓励,会激发你无穷的潜力继续努力!

(7)、汉语里的博尔赫斯被贴满了各种形式主义的标签,他似乎难脱一个“内心腐烂的文学家”的名声。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将他作为一个有启示力量的优美的文体家看待。“他证明了西班牙语可以像法语那样准确和优美,可以像英语那样灵活和新鲜”(帕斯语)。他的小说不仅拥有完美的、迷宫般的形式,更拥有对事件的灵活性和精妙的幻想;他的散文具有一种从容简朴的品格,一种不寻常的多样性和似曾相识的陌生感;他的诗是他所有文字中的精华,将传记与虚构美妙地结合起来,简洁,准确,细节引人入胜。正如帕斯对他的评价,博尔赫斯在自己的写作中发展了三种题材:散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随笔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读起来像诗,而他的诗又让人以为是随笔,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明晰一贯的思想。

(8)、1817年10月,爱默生14岁时,他入读哈佛大学并且被任命为新生代表,这个身份让他获得免费住宿的机会。为了增添微薄的薪水,寒假期间他会到Ripley 伯父在马萨诸塞州瓦胜市的学校进行辅导及教学事务。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

(9)、ᴹᵃʸ ᵃˡˡ ᵗʰᵉ ᵍᵒᵒᵈ ⁱⁿ ᵗʰᵉ ʷᵒʳˡᵈ ᶜᵒᵐᵉ ᵃᵗ ᵗʰᵉ ʳⁱᵍʰᵗ ᵗⁱᵐᵉ.

(10)、爱默生是美国文艺复兴(1835-1865)的领袖,对诸如梭罗、惠特曼、霍桑和狄金森等重要作家起了催化作用。他是欧洲浪漫主义在美国的分支超验主义的发言人,曾给当时美国的思想运动指明方向。一度光芒四射的超验主义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趋黯淡,他以个人为中心的精神基础也大部让位给现代的存在主义,他陶冶内心世界的主张则已被集体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社会所忽视,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永远使人感到新颖,他曾探讨的重大问题也继续向我们提出挑战,而他设想过的解决方法从历史角度来看也令人肃然起敬,历久而弥新。他的思想和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化名人如尼采、梅特林克、柏格森等都公开承认从他那里得益非浅。总之,他是美国超验主义运动所产生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学一文化巨匠。

(11)、张爱玲曾说过:“爱默生的作品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仍旧没有失去时效。”面对今天的局势,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爱默生的思想不仅没有失去时效,反而在当下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坚强有力而难能可贵!”

(12)、编辑和作家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战斗机和加油机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谁都不能离开谁,不过出风头的,大多数时候却总是作家,编辑更像是一个辅助,默默在幕后做着一些又苦又累的活,但是露脸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不得不感慨编辑真是一个不容易的职业,虽然看起来作品的主体都是由作家创造的,编辑实质上并没有干太多的活,但是实际上,一个好的编辑要对他们负责的作家的每一稿作品进行阅读,并提出真切的意见,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作家的心理以及压力,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及速度逐步提出修改意见,防止挫伤作者的写作动力,以及在作者心情低谷时陪伴作者,给予作者安慰,当然这也是为了能更快地获得终稿作品并出书。再次感叹一下托德的不容易,毕竟干着保姆的活却连露脸的机会都很少。

(1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4)、蒂姆·奥布莱恩《如果我死在战区:把我装在棺材盒里运回老家》《士兵的重负》

(15)、爱默生反对权威,崇尚直觉,其思想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全书分为自助、力量、风度、性格、命运这几个章节。阐述了他伟大的思想境界。下面是我对书中的一些的经典的语句的体会:

(16)、 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17)、1835年,爱默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买了一所屋子,很快就成为城中最重要的市民之一。他在那里亦娶了第二任妻子利迪亚·杰克逊。他称她为利迪亚人而她称他为爱默生先生,俩人生下的孩子是华都、艾伦、伊蒂丝和爱德华·爱默生。艾伦是以他前妻的名字命名,这是利迪亚的建议。

(18)、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

(19)、(在省市知名作家商城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座,感谢录音的整理者 )

(2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4、爱默生随笔哪个译本好

(1)、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3)、1年之后,爱默生在《神学院献辞》中批评了基督教唯一神教派死气沉沉的局面,竭力推崇人的至高无上,提倡靠直觉认识真理。“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合适的东西对一切人都适用……”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所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4)、包括新散文、新小说、新诗歌、新舞蹈……都带有了一个新字,新字好说,不好做。我们很多人都关注军队建设、武器发展,前几年,我有幸去了一次沈飞集团,见识了国产高端歼击机的发展历程,从歼八到歼歼到无人机等。我们在有些场合听过“秀肌肉”这个词,有人总是在这个世界上秀肌肉,展示自己的力量。中国不愿看人脸色,所以这些年的成就让人振奋,科技强军,不断出新。这个新,真可说是超越性的质的飞跃了。文学呢,能发生超越性的质变吗?从普通歼击机一直到无人机?诗歌在新时期有过飞跃,朦胧诗,再后来出现了各种山头流派,再后来被遗忘了。小说也是一样,八十年代出现了意识流什么的,变出花样了吗?没有。散文先是出现了文化散文,大散文,后来又出现了新散文。

(5)、王剑冰,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著作《绝版的周庄》《卡格博雪峰》等33部。散文《绝版的周庄》入选上海高中语文课本,并被刻石于周庄,被周庄授予荣誉镇民;散文《吉安读水》被刻石于吉安白鹭洲;散文《天河》被刻石于湖北郧西天河广场,并被郧西授予荣誉市民;散文《洞头望海楼》被刻石于浙江洞头望海楼;散文《陕州地坑院》被刻石于河南三门峡景区。散文《澄江一道月分明》入选2011年山东省高考试卷;《瓦》入选2013年福建省高考试卷;《荔江之蒲》入选2018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试卷。另有《古藤》《荒漠中的苇》等30余篇散文被选入中考试卷或课外阅读教材。

(6)、爱默生在美国文化与文学史上的最大的功绩在于,他坚决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文化与文学。他反对蹈常袭故,步人后尘。他宣扬新大陆的精神独立。爱默生的这种思想在其著名的《美国的哲人》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发扬。爱默生要求美国思想家要”认识自己“,”观察自然“,旁搜博采他人之长,创造新大陆的新文化,写出自己时代的书,在力求达到本身完善的同时,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他要求美国哲人做独立思考者,而不是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7)、《公基默写本两种版本》免费领!含公基速记口诀!

(8)、蒙田是西方世界最早深入关注自我的人。这个“自我”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极为具体地针对一个人:蒙田自己。他自称:“其他作家常爱教训人,我却描述人,而且专门描绘他们中的一个;此人教育得很不成功,倘若我能重新塑造他,一定把他造就成另一个样子。”有位学者曾把自己对蒙田的研究“恰如其分地命名为《蒙田对人的发现》”,布鲁姆教授意犹未尽地补充道:“更困难的是为蒙田找到真正的先驱。”他几乎想说,“人的发现”始于蒙田。

(9)、 有的事情一下子过去了,有的事情很久也过不去。

(10)、特雷西•基德尔(TracyKidder),1945年生于纽约市,哈佛大学英语学士和艾奥瓦大学写作硕士,现居马萨诸塞州。他是一位多产的非虚构作家,荣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大奖,作品包括《劫后重生的力量》(2009)、《我的支队》(2005)、《越过一山,又是一山》(2003)、《家乡》(1999)、《老朋友》(1993)、《学童中》(1990)、《住屋》(1985)和《新机器的灵魂》(1981)等。

(11)、 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12)、 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13)、⑤学生之所以被一道数学题难倒,原因就在于他还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就会像阿基米德那样令人叹服不已。

(14)、《增广贤文》的内容大部分直接来自先秦典籍、诸子言论、笔记小说、诗词曲赋等,博采众长,名句荟萃。《增广贤文》作为古人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价值引领、方法指导、动力激发等多重功能,可以给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人生力量。因此,这部书被人们视为处世金箴、做人指南。同时,《增广贤文》中的很多语句直面世事的复杂、人性的弱点,其对人性的深刻洞见,对世情的冷峻观察,对官场腐败等诸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十分犀利。这也正是这部书的深刻所在。

(15)、慢慢的我开始相信,真实、诚恳和正直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所谓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指的就是这些吧。

(16)、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意,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月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怕沉静的人,纔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17)、爱默生过世之后,被葬于马萨诸塞州康科特郡的斯利培山谷公墓。在2006年5月,也就是爱默生发表了“神学院致辞”168年之后,哈佛大学神学院宣布了UUA(Unitarian Universalist Association)的创立。

(18)、“作家们的作家”,这一说法至少表明了同行们对他的敬畏。在文学技艺上,他的确驳杂又精湛,像一只处心积虑的文学老蜘蛛,殚精竭虑,一动不动,“秘密地在时间的范畴里营造无形的迷宫”。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因此被称为“美洲的卡夫卡”。但我们这里的文学时尚变幻得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几乎是移步换景,一日看尽长安花。博尔赫斯从先锋派们的“膜拜仪式”中走出来的速度有点惊人。当我大学毕业时,读博尔赫斯似乎已被视为一种“落伍的时尚”了。

(19)、这部分内容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作品的艺术性只有在作者忘记作品的商业价值的时候才能被创造,而作品的商业价值与作品的艺术性之间并没有线性关系。

(20)、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5、爱默生随笔内容总结道客阅读

(1)、也许可以把蒙田的三卷本《随笔集》定性为“缺乏外在使命感的写作”,因为他公然声称,自己穷二十年心力写成的文字与他人无涉。他在前言《致读者》里如此告白:“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我是为了方便我的亲人和朋友才写这部书的。”这等于在说,如果你不是他的亲朋,你就是无关闲人,擅自阅读就有私闯禁宅、偷窥私域之嫌。他确有这个意思,所以劝阻读者道:“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

(2)、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3)、书单:5种令人恐惧的极端乌托社会,幸亏是虚构的!

(4)、蒙田说过:“对君主们毒害最深的莫过于阿谀奉承,”所以,君主们不必指望从蒙田嘴里听到奉承话。他还说:“我不大可能为某个人而背弃君王,更不会为君王而背弃任何个人。”蒙田在“诸侯之间斡旋”时,总是“拿出旗帜鲜明的观点和我本人的行事方式”,“宁可有负于谈判也不愿愧对自己的良心,……该说的话,不管多么难以接受,多么尖锐辛辣,我都要说,当事人不在场,我也不会说得更难听。”就是说,秉持自己信奉的事实和道理,正道直行,谁也不取悦。他淡然地表示,“我对达官贵人没有过分的爱或憎,……我仅以百姓的正当感情看待君王。”法王亨利三世读到这些话时(他肯定读到了),表情多半有点怪异,尤其是这句话:“我们踩高跷是白费力气,因为在高跷上也得靠自己的腿走路。坐上世界最高的宝座也只能靠自己的屁股。”

(5)、《2021年总书记重要活动考点汇总及预测170题》

(6)、伴随着对早期诗作的修改,博尔赫斯的晚年风格也在逐渐转变。在1969年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的序言中他说:我没有重写这本书。我缓和了它过分雕饰的风格,我磨平了它的粗糙之处,我降掉了感伤和模糊。像1969年的年轻人,1923年的年轻人也一样地害羞。惧怕他们自己内心的贫乏,他们试图将它隐藏在响亮而幼稚的新奇之下。那时候,我寻求日落,城市外围的陋巷,和忧伤;如今我寻求黎明,都市和宁静。此时,他已认识到“真诚”对于诗歌的重要性,“诗是我内心唯一真诚的东西”。诗歌的任务是挖掘和照亮,挖掘那些生活事相下的真理,照亮那些隐藏在时间褶缝里的事物。进入诗歌的两种方式提醒着诗人,我们同时是射手、弓箭和目标,我们的矛在攻我们自己的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可逃避,生活不允许逃避,心灵更不允许逃避。

(7)、爱默生早年拜读法国散文家蒙田的作品,并受到其很大影响。他从这些作品中领悟到个人风格,并开始降低他对神的信任。他从不读康德的作品,但他却读柯尔律治对德国先验观念论者的解释。这令爱默生不相信灵魂及上帝。

(8)、然而,蒙田似乎对传统文人趋之若鹜的儒雅造型抱有深仇,属于蒙田的招牌滥调就是强调自己记忆力差劲,不甚喜欢读书,无意钻研学问,写作则是无可无不可。以下这些话都贴着如假包换的蒙田商标:“背出三行诗,我要花费三个小时。”“我待在家中穷极无聊的时刻,才提笔写文章。”“没有一样东西我愿意为它呕心沥血,即使做学问也不愿意,不论做学问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他才写下“我刚一口气通读了塔西佗的历史书”,马上在括弧里补充道:“我从未这样读过书,还在二十年前我已没有连续阅读一个钟头的习惯了。”他还以一种令我们想到陶渊明的口气写道:“阅读时遇到什么困难,我也不为它们绞尽脑汁;经过一次或两次的思考,得不到解答也就不了了之。”——我记得英国最好的随笔家查尔斯·兰姆也有类似剖白,曾提到自己无意学问,对爱德华·吉本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毫无兴趣翻阅。兰姆当然是蒙田随笔最出色的传人之一。我们还知道,传统文人通常不是这么做的,他们最喜欢夸耀自己博览群书,来不来就是一句“经史子集无所不窥”,好像自己深受博学之累,非得鼓腹高歌一把,方得舒坦。

(9)、分析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如此,分析一个或几个语段的论证思路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再举一例:

(10)、2021冬奥会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931题

(11)、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拥有一本自己的书仍是一个不小的渴望。“要留下一首诗,为了那个在白昼尽头/等待着我们的悲凉时刻,/要把你的名字与那黄金与暗影的/痛苦日期连在一起。这就是你的渴望。”博尔赫斯的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出版于1922年,诗人23岁。这是一本只有64页的小书,由他的父亲赞助,他的妹妹诺拉设计封面,没有页码和目录,没有认真的校对,有点像儿童读物。诗集印了三百本,他将诗集送到《我们》编辑部,恳请编辑将它们放入来访者挂在衣帽间的大衣口袋里。他靠此获得了最初的一点诗名,这也是他最初的惶惑所在。在晚年,当他回忆此事时说:“现在我只能为我早熟的极端主义的过分表现感到遗憾。过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后,我仍然在心中设法抹去我生命中的那段愚蠢的时期。……我已不为那时过分的表现感到内疚,因为那些书是另一个博尔赫斯写的。直到不久前,我还想如果书价不高,我就把那些凡能找到的书统统买来,付之一炬。”虽然博尔赫斯有着强烈的“悔其少作”的羞耻感,但这第一本诗集对他而言依然意义重大,他几乎是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风格,那种简洁、绵密的写作风格,他把它叫做“简洁的隐喻”。在回忆录里,博尔赫斯说他从未真正离开过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我觉得我一生都在重写我的第一本书。”

(12)、《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13)、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划线及预测题

(14)、我一直觉得是他的身体影响了他对诗歌的进入方式。他视力的减弱以至失明,为他提供了进入黑暗与幻想的理由。“这就像夏日的黄昏缓缓降临”,他不再可能去关注周围的事物,只能靠冥想和打捞记忆,犹如暗中视物,他纠缠于生命、时间、梦幻、循环等等这些无尽的东西。他曾为17世纪的威尔金斯所发明的一个词神迷不已,这个词是Everness,意思是永恒,但要比永恒更有力。他还创造了一个更为有力、更为可怕的词,从没有人用过,那就是Neverness,指的是永远不会发生的事物。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镜花水月,“不存在的事物只有一件,那就是遗忘”。帕斯认为恰恰是这种过剩的冥想影响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15)、不要像当今的善人所做的那样,给我讲什么我有义务改变所有穷人的处

(16)、10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17)、天生不是小人物的蒙田,性喜以“小人物”、“普通人”自居,还表示自己不必刻意培养那些大人物才需要的品质,如“毅力”。他“谈什么都采取闲聊的方式,从不以发表意见的方式作任何讲话”,理由是:“我并没有傲慢到希望用我的见解去引导那么重要的事。”与之相应,他也反感那种拼命惹人重视的文风,仿佛文字里有一名古罗马的传令兵在频频叫喊“注意啦”。他自认是一名富于理性的读者,他不是一头西班牙斗牛,非得受到一片红绸布的招惹才能集中斗志,“生肉我也可以吞下去,”他说,“我最爱读的两部书,还有大普林尼和类似的著作,都是没有什么‘注意啦’的。这些书是写给心中有数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