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

1、劝学诗颜真卿

(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2)、(清钱泳《明日歌》)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3)、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4)、娶妻不要害怕没说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拥有美人。

(5)、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6)、今日歌明代: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7)、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8)、(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10)、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1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13)、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14)、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5)、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得开大宋皇朝,他心身警惕,于是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贬抑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朝廷为实行既定国策,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赵恒写下了这首有名的诗篇。

(16)、《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1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18)、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9)、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20)、(宋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2、劝学诗朱煮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2)、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火就燥也,平地若水就湿也。

(3)、傲,非也;〔口赞〕,非也;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读书读久了,书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翻译:读书就担心书读的不多,读完就担心思考道理不明白。自认足够就担心不再学,学了又担心以后不继续运用。如今你四美都具备了,实在是做的好并且该感到荣耀。

(8)、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9)、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10)、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1)、解析: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1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

(13)、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14)、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

(15)、警示:诗歌反复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珍惜光阴,珍惜眼前的一切。爱情来了就得尽全力抓住,莫要等到花期谢了,才感到后悔。

(1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江海一作:江河)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17)、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有益于自身的事。

(18)、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1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20)、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3、劝学诗偶成

(1)、(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3)、—陶渊明★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十年磨一剑------唐.贾岛>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立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4)、rén xué shǐ zhī dào , bù xué fēi zì rán 。

(5)、(清钱泳《明日歌》)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7)、警示:少年立志,青年和中年开始辛苦作为,只要不浪费光阴,年华虚度,此生即便活不过半百,也值得。

(8)、警示:努力学习如同用力耕种一样,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勤奋有收获,懒惰种苦果。读书,践行,只要坚持到一定程度,终有一天,你会看到人生的不同。

(9)、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10)、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11)、从这句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从诗人的读书生活看,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12)、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13)、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的好时期。

(14)、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15)、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

(16)、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17)、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8)、(王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9)、作者:(杜秋娘)年代:(唐)体裁:(乐府)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4、劝学诗二首

(1)、怕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既然学了又怕不实行。

(2)、古代的“劝学诗”,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六类:立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3)、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4)、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6)、《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

(8)、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悲伤了。

(9)、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11)、(刘禹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N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3)、(论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4)、百发失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15)、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1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7)、⑴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1)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8)、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悲伤了。

(20)、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劝学诗朱煮古诗翻译

(1)、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2)、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3)、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简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4)、《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5)、(解释):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10)、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

(12)、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学老难成)

(1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1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足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9)、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20)、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1)、《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惜时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3)、(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4)、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 《剑客》

(5)、下面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十首读书诗词,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下古人的诗学书香吧~~

(6)、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7)、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10)、小编说:前想移居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11)、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12)、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13)、“一寸光阴一寸金”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1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观书有感》

(1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16)、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17)、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18)、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劝君惜取少年时。

(20)、(唐韩愈《劝学诗》)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选自《陆象山语录》,陆象山即陆九渊,是一位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读书问题见解颇多,以上这首诗就表明了他的一种读书方法。陆九渊的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采用涵泳法读书,不仅能从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而且还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2)、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4)、我不羡慕那些神仙却羡慕少年,因为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江海一作:江河)

(6)、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8)、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

(9)、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10)、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11)、赵恒,即宋真宗,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写这首诗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古代很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当然,无论古今,道理是相通的,学历高低不重要,但学习一定是重要的。

(1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1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14)、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16)、原来这才是最好的启蒙方式,这些年我们错过了什么?

(17)、(唐韩愈《劝学诗》)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莫负人生最好的时光!

(19)、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20)、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1)、解析: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2)、(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