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包括

1、徐志摩的诗歌包括哪些诗

(1)、客观而论,徐志摩的诗确实存在着过于雕琢形式,刻意追求技巧的唯美主义倾向。且越至后期,越趋于极端。不过,也需要从徐志摩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生活遭遇出发,不能简单笼统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2)、翩翩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3)、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徐志摩《致梁启超》

(4)、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5)、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6)、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7)、还需指出,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无聊、颓废、色情的诗。如《猛虎集》第一首《我等候你》,描绘的是一个痴情的男子等候情侣赴约时的内心活动,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叫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妒与愁苦,生的羞惭/与绝望的惨酷。”毋须多作剖析,这种情调很不健康,也不是一个真正想追求幸福、美满爱情的男子应有的。写到这里,这首诗歌已不能称之为优雅的小夜曲了。可接下来的内容更是糟糕,诗人肉麻地表白:“痴!想碟碎一个生命的纤维/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她的一滴泪,/她的一阵心酸,/竟许一半声漠然的冷笑,/但我也甘愿!即使/我粉身的消息传给/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一支地穴里的鼠,一支虫,/我还是甘愿!”如此庸俗低下、自作多情的唠叨,既无意境,亦无美感,唯一可见的,倒是诗人日趋枯窘的思想,日渐消沉的意志。

(8)、徐志摩的感情岂止丰富,诗兴勃发时就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地乱冲”,“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其结果,自然形成了瑕瑜互见,良莠交织的“残破的花样”。这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有着他那样经历的诗人来说,是非常自然,不足为奇的。

(9)、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10)、他的诗歌充满灵性,描绘着梦境般的画面。   

(11)、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12)、徐志摩在《猛虎集·序文》里说:“我的笔本来是最不受羁勒的一匹野马,看到了(闻)一多的谨严的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但我素性的落拓始终不容我追随一多他们在诗的理论方面下过任何细密的工夫。”如此洒脱自由,纯真性灵,也只有徐志摩了。

(1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14)、《致梁启超》1922年秋,徐志摩回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徐志摩离婚通告》,立即成了头号新闻,成了中国离婚第一人。一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将恩师梁启超的规劝置之脑后,活得认真执拗、潇洒自在。

(15)、一直到现在提到徐志摩,我们还是禁不住的会想起他的诗。然而我们貌似对他的感情生活了解更多于他的作品。

(16)、虽然作者饱蘸浓墨,精心设计,大量地使用了感叹号,仍不能产生类似《伏尔加船夫曲》那样粗犷激越的艺术感染力。因为船夫曲中的“嗨哟”通过不同音色、不同节奏、不同音量的对比交替,一下子就能强烈地震撼听众的心灵。

(17)、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8)、赠送《读睡诗选之春暖花/草长莺飞》电子版诗集

(19)、那一首《再别康桥》也是一首流传很广、久唱不衰的抒情歌谣。康桥(即剑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过重要的地位。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欲望都是在这里形成的。

(20)、可时代还需表达出另一种情绪,即游行队伍的天崩地裂般的呼喊声。

2、徐志摩的诗包括哪些内容

(1)、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

(2)、比如,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沉雄浑凝,蕴含着俄罗斯民族对沙皇统治的深深不满,是一首富于反抗精神的纤夫之歌。徐志摩模仿它写了一首《庐山石工歌》,除了“鄱阳湖低庐山高”,“电闪飞大雨暴,天昏地黑上山去”几句话外,通篇就是“浩唉”的语气词堆砌。

(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习惯,失眠,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

(5)、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6)、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7)、朱自清为人“诚恳老实”“和平中正”,是个很有节操的“狷者”。譬如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文如其人。”他的散文便以质朴的感情为基础,在气质上呈现一种温润柔婉、深沉宁静的风格,恰似一汪空明清澄的绿水潭。他的散文素朴,从他运用平淡的口语来抒发情感便能看出,例如他在《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胙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分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问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人的工夫你就完了。”

(8)、在风雨如磐的险恶环境中,诗人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标语牌,有时可能是言不由衷的,骨子里或许含有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内蕴。如果确是这样的话。那么其进步性就不当被漠视。当然,这种软性抵抗难免流于消极。

(9)、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10)、01 内容旁杂,思想矛盾徐志摩先后留学过美国和英国,西方社会繁华的物质生活,上流阶层富有闲散的生活景况,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都给年轻的徐志摩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理想的狂热触发了他创作的欲望,他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

(11)、编辑将从评论中选 2 位读者,赠《徐志摩佚文集》《志摩日记新编》

(12)、他说:“爱情是我甘愿为之献身的宗教”,在有灵气、有才情的女子身上寄托了对“爱、自由和美”的理想追求,把对于爱情的幻想留给了林徽因,把激情和浪漫交给了十里洋场的陆小曼,唯独把所有的冷漠和残忍赐给了包办婚姻的张幼仪,多情薄情亦深情。

(13)、全诗不拘格套,句子或长或短,韵脚时有时无,完全服从内容需要,毫无雕琢之痕,较好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14)、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目送你归去……

(15)、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

(16)、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17)、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18)、《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切地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有玉杯;/可怜我快冻死了,有福的爷!/大门外西北风笑说:“叫化活该!”面对惨淡的底层民众,目睹人民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他的精神感到十分压抑、愤懑。他要呐喊,要开放他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要鼓励读者“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灵魂的呻吟”。

(19)、《大帅》一诗,更是直截了当地揭露了军阀的凶残暴虐:“大帅有命令:以后打死了的尸体再不用往回挪(叫人看了挫气),就在前边儿挖一个大坑,拿瘪了的兄弟往里掷,掷满了给平上土,给他一个大糊涂,也不用作记认,管他是姓贾还是姓曾!也好,省得他们家里人见了伤心:娘抱着个烂了的头,弟弟提溜着一只手,新娶的媳妇到手个脓包的腰身!“剪取这样一幅凄惨可怖的画面,诗人表露出的是对不断挑起战祸,陷民众于水火之中的官僚、军阀的憎恶,对违反人道主义的暴行的愤恨。

(20)、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徐志摩《我等候你》

3、徐志摩的诗歌有

(1)、崇拜者,叹服那情感炽热、韵律谐和、文采照人、意昧隽永的诗句,誉其为“一手奠定文坛的健将”;反诘者,则揭其生搬硬套、晦涩模糊、支离破碎、矫揉造作的痼弊,贬其为诗坛“小丑”。

(2)、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3)、最后,诗人摹日语“再见”之音道了一声“沙扬娜拉”,再度渲染了这似水的柔情,吟咏出一个意蕴幽深的回音。

(4)、《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爱,你跟着我走。

(5)、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花枝上。——徐志摩《印度洋上的秋思》

(6)、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7)、《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1928年,徐志摩在经历种种挫折、痛苦与思索后所作。徐志摩一直在追求理想与美的状态,但他的爱情却永远处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圣洁高贵之中,一旦接触到实际,幻想归于破灭。

(8)、这也说明,一个诗人,不管他有多么娴熟的艺术技巧,多么睿敏的创作灵感,一旦在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中失去方向,畏缩退避,躲进象牙之塔,鼓吹为艺术而艺术,沉溺在个人感情的里孤芳自赏时,就必然陷于迷途而不能自返,不会写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来。

(9)、《偶然》的"云"与"水"的意象构成了一种对话性的结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诗人以"云"自比,以"波心"比拟"柔情似水"的恋人。在《爱的灵感》中,他托身于"白朗宁夫人的鬼魂",幸福地长眠在恋人的怀抱中:"我就像是一朵云,一朵/纯白的,纯白的云,一点/不见分量,阳光抱着我/我就是光,轻灵的一球,/往远处飞,往更远的飞……"

(10)、《志摩日记新编》本书系统整理收录了现存徐志摩的日记,包括之前从未发现的《府中日记》、《留美日记》、《爱眉小札》稿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校勘、编年整理,是研究徐志摩的基础性的资料,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徐志摩佚文集》本书辑录了迄今还没正式发表刊行的徐志摩佚文10余篇,其中包括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政治评论以及翻译等著作,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11)、种种人生的际遇,淹没在过往的风尘中。但是,徐志摩,这个名字是不可被遗忘的,包括他那些疯狂的、热烈的、苦涩的、纠结的文字,也从不曾被人们遗忘。人寂灭,爱犹存。

(12)、《乡村里的音籁》是一幅动感十足的图画,诗中有画是对文学作品的把握,作为读者,感受诗中有画的方式就是开放五官。舟行河畔,水面涟漪,即是被风吹起来,时空观从现在又跳跃到了童年,清脆稚儿的呼唤声,农人在田间耕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鸡鸣犬吠,恼人的年岁使得我不再拥有童年灿烂明媚的时光,恼人的情爱使得我没有竹马青梅时那种单纯和快乐,所以我也只得将这一切芬芳的情感寄于空灵,希望这一切,像晓风和畅里的燕雀,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般自然的鲜明。诗人的感官也变得鲜明起来,凭着船窗闲憩,静看波泛,静听音籁,而这个音籁却是虚实相生,诗人倚窗所听的音籁使他想起了童年。而历经成长的他,情感变得繁复起来,所以他选择融情山水。在《康桥再会吧》中,徐志摩曾"赞颂穆静腾辉的晚景,清晨/富丽的温柔;听!那和缓的钟声,/解释了新秋凉绪,旅人别意,/我精魂腾跃,满想化入音波,/震天彻地,弥盖我爱的康桥。"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他坦言:"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听,那晓钟和缓的清音","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13)、摩!漫说是你,就怕是苍天也不能知道我现在心中是如何的疼痛,如何的悲伤!从前听人说起“心痛”我老笑他们虚伪,我想人的心怎会觉得痛,这不过说说好听而已,谁知道我今天才真的尝着这一阵阵心中绞痛似的味儿了。

(14)、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也不愁愁云深裹,但须风动,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更何况永远照澈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15)、《偶然》:徐志摩和林徽因在英国时相恋,然而回国后,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物是人非事事休,当爱已成往事,一切皆偶然。相传徐志摩再次遇到林徽因时,便作了此诗。

(16)、以后,他在《诗刊弁言》中阐述对诗的认识时说:“我们信诗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一个工具,与音乐与美术是同等性质的,我们信我们这民族这时期的精神解放和精神革命没有一部像样的诗式的表现是不完全的。”也许正是抱着这种希求,同时受国内“五四”爱国运动浪潮的激荡,他满怀资产阶级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告别使他深深眷恋的康桥,欣然登程返回祖国。

(17)、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如:押韵,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18)、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19)、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20)、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4、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他们有何关系?

(1)、顺着我的指头看,那天边一小星的蓝——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快上这轻快的天庭——恋爱,欢欣,自由——辞别了人间,永远!

(2)、李宏伟——诗集《有关可能生活的十种想象》 

(3)、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4)、毋须否认,徐志摩对白话诗技巧的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这首先表现为他的诗形式多样,风格清新。

(5)、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

(6)、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7)、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读睡诗社自成立起,发起了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为诗友免费出版合著诗集,这项活动得到诗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版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8)、他经纶满腹,洒脱自由,风流倜傥,但他也纯真赤诚,天真烂漫。 

(9)、清醒了岂能再昏睡,觉知了岂能再愚昧,当华美的叶片落尽时,生命的脉络便历历可见。——徐志摩《最美人间四月天》

(10)、可惜的是,这首身段美丽的小诗,思想性却十分贫乏。看来看去,只见些许淡淡的、莫名的惆怅织在字里行间。茅盾也对这首诗歌评价说:“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闻一多强调诗要具有“音乐美”,乃是借用音乐的术语,把单纯词、复合词、词组看作“音节”,要求在一首诗中,每一行音节的数量变化要有规律可循,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诵耐听,富有音乐性。

(11)、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

(12)、感情奔放,多用口语,是徐志摩诗歌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吟诗赋曲,古往今来皆视为雅事,故列位于“六艺”之首。即或有感时伤事、愤世嫉俗的士林豪杰,临到落笔成文之际,一腔怒火怨气,也都化为雅丽的辞章,较少有以野语村言人诗的。

(13)、全世界的男人都想站在你的身旁,可多数都是配不上你的,因为你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新娘。——徐志摩《林徽因:人淡如茵》

(14)、《猛虎集》。《猛虎集》是1931年8月由新月书店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徐志摩。诗集收录了徐志摩的诗作34首,另有译诗7首。

(15)、小舟在垂柳荫间缓泛,阵阵初秋的凉风,吹生了水面的漪绒,吹来两岸乡村里的音籁。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静看着一河的波泛,静听着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这是清脆的稚儿的呼唤,田野上工作纷纭,竹篱边犬吠鸡鸣,但这无端的悲鸣与凄婉!白云在蓝天里飞行,我欲把恼人的年岁,我欲把恼人的情爱,托付与无涯的空灵--消泯;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像山谷里的冷泉一勺,像晓风里的白头乳鹊,像池畔的草花,自然的鲜明。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提到"有心之器"与"无识之物"之区别在于"性灵所钟",即人有灵性,《原道》篇指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就是说文章是人的心灵的外在表现,无疑,徐志摩是用性灵绘诗篇。

(16)、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17)、凡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徐志摩在不少作品里都渗进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为被压迫者呼号,为寻求自由、爱、美而歌唱的内容。

(18)、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春,在北京创办新月社,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的诗集《新月》的兴趣。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19)、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20)、但无论怎样对比,喜欢徐志摩的话会被他真诚的情感打动,不喜欢的话会说他结构散漫;喜欢朱自清的话会被他精巧的构思和意境感染,不喜欢的话会说他又不自然。与二人性格上的不同相适应的是二人美学追求的不同,其实他们二人均为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文体和语体的发展都起到了某种开创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深的品位与学习的。

5、徐志摩的诗歌包括哪些

(1)、这在艺术表现上也许会显得比较错杂凌乱、纷繁来碎,然而这正吻合了抒情主人公复杂变幻的思绪。

(2)、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4)、习惯,吃咸,习惯伤口的那把盐,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

(5)、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6)、本微刊投稿邮箱:616792237@qq.com

(7)、1924年他在文学上大展才华时,感情却被林徽因无情斩断。四年后,他与陆小曼热烈深情,却也坎坷多舛,生活上的困窘,感情上的挫败,事业上的挫折,让这个纯真赤诚、自由洒脱的灵魂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迷茫。

(8)、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9)、“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情色彩非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恨。社会本来应该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现在却被剥夺了各种美好的方面,简化成也就是丑化为“一条甬道”。不仅狭窄,而且阴沉、黑暗,一点光明和希望都没有,更甚者是它还象“毒蛇似的蜿蜒”曲折、险恶、恐惧。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诗人写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在本诗中,诗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这一意象为出发点,把各种丰富的人生经验浓缩为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陷入”--“挣扎”:--“消灭”揭示着主体不断的努力;而“毒蛇”、“冷壁”、“妖魔”、“天光”等等意象则是具体揭示“甬道”的特征,这些意象独立看并无更深的意义,但在“生活”如“甬道”这一大背景下组合起来,强化了“生活”的否定性性质。诗虽小,却如七宝楼台,层层叠叠,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世界。

(10)、几日的昏沉直到今天才醒过来,知道你是真的与我永别了。

(1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2)、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13)、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14)、翻译作品分别有《曼殊斐儿小说集》《赣第德》《玛丽·玛丽》。其中著名诗歌精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15)、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6)、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7)、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18)、雨巷:声音的行者特约朗读嘉宾。本名宁永波,职业配音员,影音同画配音社团社长,从业多年。热爱声音艺术,愿声音的力量传递给我们心灵的温度。

(19)、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20)、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

(1)、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2)、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3)、《云游·志摩的诗》。收录了徐志摩1922年—1924年的诗歌,包括: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落叶小唱、为谁、问谁、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去吧等60首。

(4)、他经纶满腹,洒脱自由,风流倜傥。但他也纯真赤诚。或许关于他和他诗歌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寻找,等着我们去感悟。

(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比如,徐志摩后期的一首诗《雁儿们》:“雁儿们在云空里飞,/看她们的翅膀,/看她们的翅膀,/有时候纡回,/有时候匆忙。/……雁儿们在云空里彷徨,/天地就快昏黑!/天地就快昏黑!/前途再没有天光,/孩儿们往哪儿飞?”该诗样式别致,格调殊众,艺术上颇有特色。三两句采用叠置的手法,同样的内容,音值却增长一倍,语气加重,印象亦深,与后两句诗互为照应,融洽得体,不仅能吟咏,也很好看,不失为一种新颖独特的诗歌体裁。

(7)、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8)、比如那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寥寥四句,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用“水莲花”比附素以贤惠闻名于世的日本女子,美丽动人,形神贴切;用“不胜凉风”来描绘告别之际躬身还礼的日本女郎,更增添了这形象的温柔和娇羞之态。

(9)、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0)、朱未:声音的行者特约朗读嘉宾。全职自由主持人,主要从事全国各类新闻发布会、明星见面会;媒体观众节等大型文化类艺术类活动以及各类大型诵读比赛、唱歌比赛、听写比赛等现场主持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语言艺术。

(11)、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至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2)、习惯,观天,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13)、哭摩文/陆小曼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支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支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支。

(14)、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

(15)、1931年11月,徐志摩在飞往北平的飞机上不幸坠机遇难,时年34岁。他就这样离开了世界。

(16)、尽管他信奉的哲学观点是错误的,出发点也多半源自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立场,但他的这部分诗歌对帮助后人认识、了解当时的社会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是不应忽视。

(17)、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18)、《爱眉小札》收录了徐志摩和陆小曼在相恋时所写的信件。除了书信外,还收集有《小曼日记》、《眉轩琐语》等相关文字,最全面地记录两人的那段情史。

(19)、比如,《一条金色的光痕》用的是硖石土白,与诗中农妇的形象相吻合,读来淳朴感人,乡情浓郁。《毒药》、《白旗》有感于时事,觉得负载不堪忍受,人的天性遭到滚油般的煎熬,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报以利刃、狞笑和毒药。两诗都是散文体,自由的体式与充实的思想内容十分协调,相得益彰。

(20)、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1)、这对一个诗歌创作时间仅十年(徐志摩第一首诗歌出现在“五四”新文坛上的时间约为1922年,到1931年飞机失事),学诗起步又很晚的人来说,堪称一绝。

(2)、《翡冷翠的一夜》。这首诗不象徐志摩的许多抒情短诗那样,以高度的艺术凝聚力和艺术表现力显示其魅力;它是以细腻的笔调,对一种复杂情感思绪的铺叙,对一种自由流动的心理活动的铺展,有许多细致的细节描绘。

(3)、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

(4)、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5)、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6)、其他形式的还有《庐山石工歌》为号子风;《梅雪争春》、《人变兽》都是四句一段。每行字数相等的方块诗;甚至阶梯式、民歌体、自由体、无韵诗等都在他笔下出现过。

(7)、经典诵读‖再别康桥(徐志摩/文&海波/诵读)

(8)、不,我自有主张,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棵树,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在夜芒中象是纷披的眼泪;有石块,有钩刺脚踝的蔓草,在期等过路人疏神时拌倒!

(9)、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10)、《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

(11)、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2)、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3)、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徐志摩的诗作题材广泛,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想像丰富,意境优美,读起来依然觉得如瓮中储存的佳酿,历时愈久而味愈芳醇。

(14)、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

(15)、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6)、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17)、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18)、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9)、《西窗》一诗,甚至明显地影射刚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苏联,攻击创造社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这样的诗虽然在徐志摩笔下为数寥寥,却也多少说明了他思想上的局限、立场上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