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孤儿伏尔泰

1、中国孤儿伏尔泰原著

(1)、“报冤”,是中国文学传统中“复仇”主题的一种延续。司马迁的《史记》中即记载了许多“复仇”的故事。如《伍子胥列传》《游侠列传》等,皆宣扬了一种恩仇必报的思想。但元刊本只是强调了复仇的意义,却没有描述复仇的行为。使观众无法在戏剧表演中实现情感的宣泄。

(2)、阁下,我本打算像那些热那亚人一样,为您献上一尊大理石塑像可现在能奉纳的只是些许中国人的形象。这部小小的作品看来不大配得上您。因为剧本中尚无一位英雄能以其神思睿智凝聚起万众景仰,也没有一位豪杰能想到用四尊火炮便重创一支英国特遣队。此奉纳之菲薄,我自心知肚明;但以四十年之交情论之,一切似皆大可原宥。也许有人会说,我既已隐居于阿尔卑斯山麓面对终年积雪,自当做个哲学家便也罢了,乃屈服于虚浮之念,将剧本付梓,此塞纳河畔往日之辉煌竟不能忘情耶?然而,我只聆听自己的内心;惟有它能给我指引;惟有它始终启迪我的言行;您知道,我心也时会犯错,但历经考验后,如今已不复如此。故而,若这部拙作在我身后依然能流传些时日,就请您告诉大家,您对这位作者绝非漠然于心;就请您让大家明白,如果说令舅祖(5)对法兰西艺术缔造有功,则您当属对法兰西艺术复兴有力。

(3)、伏尔泰曾说过一句名言,叫做“世界的历史起源于中国”,正是这样一句话,体现了他睁眼看世界的格局,同时也表明其自身对于古老的华夏文明的接纳与包容。伏尔泰的思想过于先进,对于当时麻木的法国人并未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他的“改变世风”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4)、我们会觉得自己正在阅读被改编后搬上舞台的《一千零一夜》;剧情尽管匪夷所思,却引人入胜;情节尽管跌宕起伏,却明畅淋漓: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戏剧的趣味与明畅均属两大优势;而在我们当代的戏剧中,这二者也往往难以兼顾。虽说这部中国戏剧在时间和剧情的统情感的发挥、风俗的描写、雄辩、理性和激情等方面尚有欠缺,不像其他作品那么优美,但正如我所说,这部作品依然远非我们当时的作品可比。

(5)、对于西方人来说,也许精英阶层的文学创作,过于艰深,只有当他们与底层相结合,融入大众之后,才显示出最具东方色彩的文化魅力。而从文本本身来看,元杂剧简短而适合表演的艺术形式,则适合对中文并不熟稔的西方人进行译介传播。

(6)、如果你写出了什么作品,只能请朋友们过目:务必对公众和同行保持戒惧;因为会有人把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归咎于你。诽谤拥有喇叭无数,这些喇叭的聒噪会害得你万劫不复,而真理则无言地守在你的身边。那位著名的大臣“铭”(Ming)曾被人斥为歪批“天理”(TianLi),不尊被称作“王”(Vang)的皇帝;结果人家发现,那位垂垂老者已创作完成了“君主颂”和“天理赞”。

(7)、其实,于连伤害的人还不少,比如侯爵女儿的未婚夫,听到绯闻后恼怒之余同别人决斗,结果送了命。

(8)、伏尔泰为其作品加以副标题《孔子道德五幕剧》,可以看出其对东方道德的认同。作品仅用了原剧的立意,在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等方面皆做了改动。一个单纯的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变为阐释东方文化的道德剧,这是此剧成功的关键。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成吉思汗入主中原之时,宋代皇帝的遗孤被人藏起。在文明和野蛮的对抗中,成吉思汗被感化,放弃杀害赵孤。《中国孤儿》在法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源自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需求。当然,伏尔泰对它的重新阐释也功不可没。

(9)、(8)邹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剧的改编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10)、从求同的方面看,《赵氏孤儿》的复仇主题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符合西方戏剧的审美要求。明刊本《赵氏孤儿》将元刊本的四折改为五折,完成了赵氏孤儿大报仇的基本情节。这种“复仇”的主题,在西方戏剧创作中,也并不少见。虽然东西方对“复仇”和“悲剧”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故事本身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作品中人物身上所富有的道德的光辉,也符合西方人对戏剧人物的审美要求。程婴等人,为救赵孤,舍生取义,牺牲自己甚至孩子;赵孤得知真相后为了复仇,无所畏惧,这些英雄品质,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11)、“我因何颤抖/我为何动摇 ?/何方神明附她体说话/给予她庇护?/这神明是否是美德/是否是美貌/其力量超出了我的权威 ? ”他对心腹承认道:“你看到我的新弱点/不由自主地被相反意志左右/我呻吟着,尚不知晓自己要什么”。

(12)、伏尔泰曾经说过:“优雅的和可靠的鉴赏力,其本质在于,在缺陷中对一种美的敏感,或在美当中对一种缺陷的敏感。”伏尔泰本人正是这种对“美”和“缺陷”都极为“敏感”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以独具的慧眼发现《赵氏孤儿》所蕴含的道德美、精神美,又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他那时代的精神匮乏和道德缺陷。这种双重的“发现”和“敏感”表明法国接受者对《赵氏孤儿》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理性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一方面以理性主义为犀利的批判武器,无情地鞭挞着当时法国绅士阶级的道德沦丧,另一方面又以理性主义为最高审美理想,热情地召唤着东方理想国的精魂。而《赵氏孤儿》不期然的介入正好为这位敏感的思想家提供了这两方面的契合:作品中主人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魂,既是他为之呼唤的理想精神,又是他批判现实的参照。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契合”,又是鉴赏力的升华。这种发现正是《赵氏孤儿》在法国激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基因,是伏尔泰立意把《赵氏孤儿》搬上法国舞台的动因,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触发点。中法文学首次的撞击,汇融正是建立在法国人对中华民族魂魄的发现之上的。

(13)、《赵氏孤儿》的传播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即马若瑟对作品的翻译传播,和伏尔泰对作品主旨的重新阐释。这两个阶段,都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需求有关。

(14)、第作品的创作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要求。其中加入了爱情故事,增强了娱乐功能和观赏效果。这种爱情故事,并非才子佳人式的爱情,而是西方式的英雄同美女的爱情。伏尔泰还“遵照欧洲的新古典主义的戏剧规则,把《赵》剧的动作时间从二十多年,缩短到一个昼夜”,(7)(P.16)使作品符合西方的欣赏习惯。

(15)、而在中国,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发生历史性的关联是从19世纪末为了实现改良社会的目的引入西洋戏剧革新中国传统戏曲作为开端的,并在20世纪初借鉴、学习西方戏剧模式创生中国新戏即后来所统称的话剧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包括古希腊戏剧在内的西方戏剧经典作品。20世纪30年代,中国翻译家罗念生开始翻译古希腊悲剧,其中就有埃斯库罗斯现存的包括《阿伽门农》在内的全部七部悲剧。此后,张竹明、王焕生、陈中梅等翻译家和学者,同样致力于希腊古典文学和艺术理论的翻译和研究工作,对包括古希腊悲剧在内的希腊古典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担纲双语版《阿伽门农》中文译者的罗彤女士的一个特殊身份,就是罗念生先生的孙女。此外,罗彤的父亲罗锦鳞原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是中国当代导演艺术家,除了讲授戏剧理论之外,一直从事古希腊戏剧的排演工作,比如《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罗彤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对戏剧尤其是古希腊戏剧产生浓厚兴趣。她早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后去希腊帕恩特奥斯政治和科技大学留学,毕业后留在希腊,主要从事中希文化和戏剧的交流工作。一家三代人都与古希腊戏剧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也成为中国翻译古希腊悲剧经典以及促进中希文化(戏剧)交流上的一个亮点。

(16)、(3)1737年,黎希留元帅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8)期间曾出色地组织了热那亚保卫战,故热那亚人为之塑像纪念。

(17)、如若细化到具体情节的处理,伏尔泰所作的最大改动乃是《赵氏孤儿》中程婴之子,即《中国孤儿》中张惕之子的生死命运。元曲《赵氏孤儿》中,程婴假意卖主求荣,向屠岸贾告发孤儿藏身之地,实则用亲子替代了少主,令仇家深信找到确是赵家遗孤,当着程婴的面处决了他的亲生骨肉。在原剧中,程婴的牺牲精神和忠义果敢完全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丝丝入扣地迎合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事实上,十八世纪部分法国观众和批评家一味强调血亲相残情节给欧洲观众带来的震骇,然而类似弑父或弑子的情节早在欧洲人熟悉的古希腊神话中大量存在。从克罗诺斯在母亲帮助下阉割父亲乌努诺斯,坦塔罗斯杀死并烹煮亲生儿子邀神赴宴,俄狄浦斯无意间杀死亲生父亲娶回亲生母亲,阿伽门农将亲生女儿伊菲革涅献祭给阿尔忒弥斯;美狄亚为了报复背叛的丈夫伊阿宋而亲手杀死一双亲生儿女……对于欧洲读者来说,这些家族至亲相残故事并不陌生。即便在高乃依出版于1647年的悲剧《赫拉克勒斯》(Héraclius)中,也曾出现过就类似的情节:赫拉克勒斯是莫里斯皇帝(Maurice)的遗孤,为了少主不遭到弗卡斯(Phocas)的杀害,忠诚的女管家列奥蒂娜(Léontine)也用亲生儿子换取了赫拉克勒斯的性命。而高乃依对于这样的牺牲精神表示了钦佩和赞誉。可见,至少在17世纪的法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并无太大差异,《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救主的行为与希腊神话甚至法国古典悲剧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效忠君主都被视作高尚品格。而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文化中,家族至亲间的彼此残杀之惊心动魄更胜过仇人间的血腥屠戮,也更富于戏剧的张力。

(18)、莎日娜,1971年生,蒙古族,内蒙古库伦旗人。现为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课程有《中国古代小说研读》《元明清戏曲选读》等。出版《明清之际章回小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散文通史·清代卷》(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等。编注《水浒传》、点校《红楼梦》(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评注《红楼梦》(小学生课外阅读丛书),点校整理《蒙古王府藏本红楼梦》(外研社,2021年)等。

(19)、◈《中国文艺评论》|民族歌剧《尘埃落定》:情歌一曲动京华

(20)、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热情异常高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都比较活跃。被动的文化输出为主动的文化交流所取代。自五四之后,中国掀起了又一次文化输入的热潮。而对西方来说,了解东方文化,了解中国,也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赵氏孤儿》又成为沟通中西方的文化媒介,承担起文化使者的功能。

2、中国孤儿伏尔泰法语版

(1)、《赵氏孤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曾被太史公记载于作品《史记》之中。《赵氏孤儿》讲述的是,在晋国晋景公时期,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控制着朝内的大权,但是晋景公本人却崇信奸臣屠岸贾,二人合谋铲除了赵氏家族,令其满门皆灭,只留下一位怀孕的赵庄姬。

(2)、思想的禁锢,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在法国皇家内部,他们以麻痹的方式欺骗底层民众,自己却醉心于享乐之中。在如此观念之下,社会道德体系开始迅速崩塌,人们也开始形成了唯利是图的利己观念,整个法国之内弥漫着一股奢侈浮夸之风。正是因为如此,伏尔泰决定以华夏儒家的精神理念唤醒世人,令社会体系迅速回至常态,经过反复筛选,他最终找到了中国著名的历史故事——《赵氏孤儿》。

(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4)、梁启超先生曾赞誉伏尔泰改编版本的《中国孤儿》:“伏尔泰以其诚恳之气,清高之思,美妙之吻,能运他国文明新思想,移植于本国,以造福于同胞。”

(5)、《赵氏孤儿》的传播主要经过两个阶段,即马若瑟对作品的翻译传播,和伏尔泰对作品主旨的重新阐释。这两个阶段,都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需求有关。

(6)、人间憾事各种,采撷最苦的几株,嚼碎或者吞咽,此后坚韧而无畏。

(7)、自清代中后期花部乱弹兴起,《赵氏孤儿》便被改编为各种地方剧种,几经演绎,流传至今。现在比较著名的有昆曲《八义记》、秦腔《赵氏孤儿》(亦名《八义图》、《狗咬赵盾》),京剧《搜孤救孤》、《赵氏孤儿》,豫剧《程婴救孤》,粤剧、越剧、蒲剧、和河北梆子《赵氏孤儿》等,各剧种之间互相学习,流传甚广。《赵氏孤儿》已经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8)、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经过明人的改编后,思想主旨日益明确。18世纪初,作品传入欧洲,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演出后引起轰动,并进一步推动了当时欧洲的中国文化热。本文将重点考察《赵氏孤儿》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希望能给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9)、(7)杜赫德神父(PèreJean-BaptisteDuHalde,1674-1743),法国耶稣会士、历史学家,以其编撰的四卷本《中华帝国全志》(Descrition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physiquedel’EmpiredelaChineetdelaTartariechinoise)闻名后世。

(10)、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生《西游记》精读研学营

(11)、本刊作者的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及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12)、(7)杨健平.从在欧洲看艺术接受中的民族变异.文学评论.2002

(13)、(6)(法)伏尔泰著.梁守锵译.风俗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5)、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众人研读伏尔泰《中国孤儿》

(16)、(幺篇)落不的身埋土一丘,分付了腮边雨泪流,将别话不遗留,怕孩儿成人长后,交与俺子父母抱冤仇。(1)(P.310)

(17)、(2) 伏尔泰:《中国孤儿•作者献词》,范希衡译,见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84页。

(18)、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和与文化融和比较积极的时期。蒙古贵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在制定民族歧视政策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元杂剧的兴盛与这一多元的历史文化背景关系尤为密切。学界多以为,元代对“儒士”阶层的忽视,使一些知识分子成为职业剧作家,这是元杂剧成功的主要因素。南北统经济发展,则是元杂剧发展的经济基础。此外,元代统治者对传统礼教的忽略,亦使通俗文艺的创作和传播成为可能。

(19)、《赵氏孤儿》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曾被各种戏曲形式所吸收,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在整个故事之中,主角程婴为了能够保住主人的血脉,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献出,用“调包计”换来了希望,并在欺骗屠岸贾之时,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与此同时,公孙杵臼不惜以性命为饵诱屠岸贾受骗,诠释了忠义之士一生最执着追求的理念。

(20)、而从学异的方面看,《赵氏孤儿》“大团圆”式的悲剧形式,以及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道德精神,则符合陌生化视角下,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化想象。元刊本中忠与孝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明本中,则变得和谐起来。这种“和谐”的美,正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理解,明人传奇《八义记》则对其演义的更为充分。

3、中国孤儿伏尔泰的主要人物

(1)、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他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2)、这些中国人呵,在他们的国度里旅行,我们要历尽千辛万苦;这个民族呵,要让他们同意接受欧洲的银元并广披教化,我们要说到舌敝唇焦;他们至今都不明白我们究竟比他们强在了哪里;他们实在是不够进化,甚至没胆量模仿一下我们。我们从他们的历史中汲取了悲剧的题材,而他们竟不知道我们居然也有历史。

(3)、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一是蒙古西征时的强悍,一是《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富庶。尤其是成吉思汗,成为西方人对东方最深刻的记忆。但那时,杂剧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却未见传播的记载。也许,这种重视舞台表演,但却情节简单的戏剧艺术,还不能代表神秘的东方文化,西方人对中国也没有文化征服和了解的欲望。然而,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为代表的蒙元王朝,却作为西方文学想象中的历史因素,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这也是其后《中国孤儿》和《图兰朵》等戏剧都以元王朝为背景的缘由。

(4)、《赵氏孤儿》经马若瑟的译介传到法国,又三度译成英文,五度改写、上演,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种反响始于法国和西方读者对《赵氏孤儿》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始于他们对这部作品所表现的中国精神的敏感与发见。

(5)、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之中,一直崇信“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核,生命固然只有一次,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牺牲生命而取忠义之道,却是一种被人称道的追求。在程婴与公孙杵臼的允诺中,二人都在尽全力保存赵氏骨血,相互之间也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即使在赵氏孤儿大仇得报之时,年迈的程婴也并未享受胜利果实,而是选择了自尽,因为他急于去地下与公孙杵臼和赵盾相会,完成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誓约。

(6)、《赵氏孤儿》是一部充满等级社会价值观的纯男性戏剧。尽管有孤儿的母亲这唯一的女性角色,并且社会地位非常显赫,但是她在把儿子托付给程婴之后便悬梁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充分体现了女性对夫权的顺从,俯首帖耳地将个性与光芒默默隐藏在男性的阴影之下,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妇德的符号。仅从女性身份而言,这位晋国公主或许可以与《中国孤儿》的唯一女主角伊达梅联系起来,视作后者的原型。然而同为母亲,两个角色之间的差异过于明显,未免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公主向心腹臣子托孤,这本是出自母亲爱子情深的天性。然而在纪君祥笔下,晋国公主托孤的动因却在于这是其夫家仅存的子嗣,关系到一个姓氏家族的血脉延续和兴旺。在中国家国同构的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凝聚力和宗法性是国家组织结构之本。孤儿必须活下去,并不在于他本身生命的珍贵,而在于借助他传承香火、恢复家族荣誉、传递家族生命。这就使得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湮没在了一个社会团体利益的需求之下。而伏尔泰笔下的伊达梅却站在了无声死去的晋国公主的对立面,鲜活的生命力令人难以忽视。竭尽全力地捍卫孩子的生命只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她既不关心家族荣誉和血脉传承,也无视等级制度的权威性,更不盲目服从丈夫。伊达梅只是作为一个最简单、赤诚的活生生的人存在,她的抗争与呐喊无不代表着作者本人对于君主集权的反思:

(7)、“去吧,听我说,我们不欠君主们什么/绝不用鲜血向骨灰献祭/去吧,对我们而言他的名字不比,/父亲和伴侣的名字更为神圣。/天性与婚姻才是首要的律法,/ 所有民族的责任义务、道德约束/都来自神明,剩下的才属于凡人。”

(8)、(14)据学者考证,所谓“那位知名的纳瓦莱特”和下面的引语均系伏尔泰自己的杜撰,以回应某些人对其作品《奥尔良少女》(Jeanned’Arc)和《风俗论》(Essaisurlesmœursetl’espritdesnations)的攻击。

(9)、孤独是半身浸江,秋水生凉。寂寞是全身如林,寒意渐深。

(10)、(仙吕)晋灵公江山合是休,屠岸贾贼臣权在手,携天子令诸侯,把俺云阳中斩首,兀的是出气力下场头。

(11)、他在献词中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

(12)、罗湉,北京大学法语系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主要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史与戏剧领域的研究。

(13)、“这些逝去的王者,灰飞烟灭/难道他们是你的神明,你怕五雷轰顶?/这些无能的神明沉睡在坟墓里/难道你向他们发誓过要杀死自己的亲子?/唉,伟大或渺小,庶民或君主/某一刻由无聊的标志区分开/其实天性相同,都会遭遇不幸/一切人类都忍受着自己的痛苦……”

(14)、(12)洛佩·德·维加(FélixLopedeVegayCarpio,1562-1635),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重要的剧作家和诗人。

(15)、赵盾去世后,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晋军的高级将领有四位出自赵氏家族:赵朔是下军司令,赵同是下军大夫,赵括和赵婴齐都是中军大夫。不过,赵氏家族的势力,受到栾氏、郤氏的强大挑战。

(16)、第《赵氏孤儿》表现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道德操守、伦理规范、美学理想),符合十八世纪法国、西方读者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新奇心理和要求指向。在法国随着一股“中国热”逐步兴起,各种“中国式”的戏剧、化装舞会也曾极盛一时。那时朝野上下,宫廷内外,无不以模仿中国为荣。为了迎接十八世纪的开始,法国宫廷精心准备,举办了一次象征“中国文化热”的宫廷化装舞会。“1700年1月7日,参加路易十四的庆祝舞会的朝臣贵妇们,无不屏息静气,又紧张又兴奋地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终于鸦雀无声之中,他们进来了:三……整整三十名活生生的中国人,浑身上下裹在那奇怪的锦袍里,再看,他们原来还抬着一顶货真价实的中国轿子,这要说是小型的‘雕栏玉砌’,也不为过。轿子上头,赫然端坐着那堆金砌玉、不怒而威的‘中国王子’。于是乎在众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之时,锣鼓并响,管弦齐鸣,在一片惊喜赞叹声中,众仕女翩然起舞,原来这三十名轿夫,还兼了一差,充当了皇家乐队乐手。这个取名为《中国天子》的节目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地真正为这个将为中国的魔力倾倒的世纪作了一个预报。”宫内首倡,宫外效仿,顿时形成了一股“中国戏剧热”,《赵氏孤儿》就在这样的“热流”中传入法国,正好适应了这股潮流的需要,而剧中表现的中国文化传统,又符合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了解中国的新奇心理。于是,各种取材中国的戏剧便应运而生,如一七五三年的《中国人》、《回来的中国人》,一七五四年的《中国乐》、《在法国的斯文华人》等,而一七五五年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则把这种“热”推到了最高点。

(17)、你每一次害怕背后,都有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在。

(18)、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决定,它让你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你最好的。

(19)、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

(20)、小学语文名师培育高端研修系列课程之教材单元设计专题线上课程

4、中国孤儿伏尔泰剧本

(1)、他在视频寄语中表示:“这部戏剧杰作彻底迷住了我。如今,我们有新的音乐、新的歌曲、新的演员、新的剧院,和一个新的世界去呈现它,我万分期待。”

(2)、伏尔泰所看中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高尚的道德观念,因为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是现代社会的最终理想目标。故此在伏尔泰的笔下,一部名叫《中国孤儿》的话剧就此产生,并在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大戏院正式上演,可谓是盛况空前。

(3)、这涛声惊动了西方广大读者,使他们第一次听到了来自东方古国的声音,第一次发现了中华民族魂魄的搏动。作为那一时代的思想家、文学家的读者的伏尔泰,以他富于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的艺术敏感和思想敏感,把这种发现融进了自己的悲剧世界,加进了他那独特而热情的声音,骚动了愈来愈多的西方人,使他们的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于是,中国十四世纪的《赵氏孤儿》与法国十八世纪的《中国孤儿》同声合奏,奏出了中法两个民族的声音所组成的乐章,东方作家纪君祥和西方读者伏尔泰共同创造,使它们在西方成为映照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魂的第一扇窗口。

(4)、(6) 马若瑟神父(PèreJoseph-HenriMariedePrémare,1666-1736),法国耶稣会士、汉学家,曾作为清廷特使赴法,代表康熙皇帝与法王路易十四联络。伏尔泰在《中国孤儿》的献辞中将马若瑟神父的姓“Prémare”误写为“Brémare”。

(5)、然而,在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的浩浩大潮中,《赵氏孤儿》发出的涛声是深沉悠远的,《中国孤儿》激起的回响是亢奋有力的,这涛声,这回响,组合成一支新的合力,又推动着中法文化交融的滔滔浪涛继续向前突进。

(6)、*作者:唐凌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7)、《赵氏孤儿》是一座丰碑,欲了解中国这一幅员辽阔的帝国之精神,该剧当远胜于曾有或将有的一切叙述。诚然,这部剧作比之我们当代那些佳作略显粗糙,但较之我们十四世纪的那些剧本却纯属杰作。与这位中国作家相比,我们那些游吟诗人,我们那些诸如“大理寺卿”(Bazoxhe)、“无忧少年”(lesEnfantsSansSouci)和“痴婆子”(laMere-Sotte)等等剧社,都无法望其项背。我们还应当注意:这部剧本是以中国官话写就的,这种官话沿用至今未曾改变;而如今法国人连路易十二(10)和查理八世(11)时代的语言都很难听懂了。

(8)、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9)、伏尔泰版本的《赵氏孤儿》,时间从春秋时代改到了宋末元初。大致故事为,南宋末年,成吉思汗(Gengis-Kan)攻陷北京,宋皇临死前向大臣张惕托孤。成吉思汗闻讯后四处搜捕大宋遗孤,以求斩草除根。张惕(ZamtiouPierreSarrazin)为了救孤,不惜以自己的儿子顶替宋皇之子,而其妻伊达梅(IdaméouMademoiselleClairon)虽然理解丈夫,但强烈的母爱又使她拼死反对丈夫的决定……由此在成吉思汗、张惕夫妇与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10)、(13)当指召公舍子救宣王的故事,典出《国语·周语·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11)、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的欧洲,西方的精英阶层在努力的了解东方,了解中国,可中国对西方的想象和接受兴趣却几乎为零。这种文化上的故步自封、经济上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对外战争的失败,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12)、显示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时代特色。皇帝的“君恩”得到了大家的赞美,孤儿承袭了官职,忠义之士受到褒奖,在悲剧的故事中,有一种“团圆”的色彩。《赵氏孤儿》在复仇之外,主旨最终确立。关于这一点,前人已多有论述。本文探讨的是,在为数众多的戏剧作品中,《赵氏孤儿》是如何成为翻译者的首选。

(13)、(3)王晓鹰:《〈赵氏孤儿〉:中国“哈姆雷特”在希腊》,《人民画报》2019年4月10日。

(14)、《赵氏孤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曾被太史公记载于作品《史记》之中。《赵氏孤儿》讲述的是,在晋国晋景公时期,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控制着朝内的大权,但是晋景公本人却崇信奸臣屠岸贾,二人合谋铲除了赵氏家族,令其满门皆灭,只留下一位怀孕的赵庄姬。

(15)、元代,中国和西方有着比较密切的文化交流。“蒙古的几次大规模西征和四大汗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与欧洲交通的新篇章”。“西征也在客观上打通了交通的道路,一大批欧洲人,包括教士、使臣、商贾和旅行家,抱着各种不同的目的涌向东方。”。中国的对外关系,也由周边国家扩展到了非洲和欧洲。

(16)、从中仅能推测作品的基本情节。屠岸贾大权在手,蒙蔽君权,主人公将被斩首,等待孩子报仇雪恨。楔子部分奠定了全文的“报仇”的基调。故其正名为“义逢义公孙杵臼,冤报冤赵氏孤儿”。

(17)、◈《中国文艺评论》|论当代戏剧的反仪式化倾向/丁罗男

(18)、作者司汤达将于连勾引贵族妇女和少女的行为,过于洗白,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

(19)、(黄锺尾)谢君恩普国多沾降,把奸贼全家尽灭亡。赐孤儿改名望,袭父祖拜卿相。忠义士各褒奖,是军官还职掌,是穷民与收养。已死丧给封葬,现生存受爵赏。这恩临似天广,端为谁敢虚让。誓捐生在战场,着邻邦并归向。落的个史册上标名,留与后人讲。

(20)、伏尔泰在这股劲吹的“中国风”之中,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并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哲学,曾说:“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由此萌发了创作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戏剧的心愿。正在寻访题材之时,读到了《赵氏孤儿》的译本,并认定,“此为具有历史真实性及其感染力的好剧”。

5、中国孤儿伏尔泰故事梗概

(1)、西方对东方的物质文化需求,最初是与西方航海贸易的地域拓展分不开的。15至16世纪,随着西方探险者的地理发现,东方日渐进入西方贸易者的视野。与明王朝宣扬德政、天朝威仪的文化交流目的有所不同,西方人更倾向于经济的获利和文化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中国的。

(2)、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

(3)、(2)蔡美彪.周良霄.周清澍.张岂之.范宁.朱瑞熙.严敦杰等著.中国通史(第七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

(4)、《赵氏孤儿》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曾被各种戏曲形式所吸收,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在整个故事之中,主角程婴为了能够保住主人的血脉,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献出,用“调包计”换来了希望,并在欺骗屠岸贾之时,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与此同时,公孙杵臼不惜以性命为饵诱屠岸贾受骗,诠释了忠义之士一生最执着追求的理念。

(5)、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年),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

(6)、在社会科学方面:16世纪利玛窦将《易经》与儒家经典《四书》一起翻译成拉丁文,介绍给欧洲;19世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里,在专门论述《易经》中,充满赞美之词,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20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易经》有着浓厚的兴致,受其启发提出了心理学上的“同时性原理”,言“古老的大师的思想比西方心灵的哲学偏见,对我来说价值更大”。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将《易经》称为“万有概念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