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最著名的两首诗

1、龚自珍的千古名句

(1)、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2)、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看,这首诗是地地道道的反诗。写出这种反诗的龚自珍,在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遭砍头的文字狱时代居然没被弄挂掉,想想真是醉了。

(3)、对于人们觉得乾隆的诗水平不高,朱教授反问:“难道大家把乾隆的诗都读过了吗?”

(4)、此诗是作者第六次应会试所作的试贴诗。题目“春色先从草际归”,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春近四绝句》中的诗句。此时作者已经38岁,疲于奔命于科考路途,担任内阁中书,职微位卑,于是应试作诗,强烈地表现了他求取功名之艰难和被朝廷视为人才得以重用之渴望。“拾芥谈何易,披榛采正稀。仙毫摛赏后,丹地许长依。”披榛,即“披榛采兰”,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语出《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丹地,指帝王宫殿中涂饰红色的地面,指代朝廷。南朝梁简文帝《围城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新唐书·李纲传》:“位五品,趋丹地。”即是这种心态的生动表现。诗歌还注意句句照应题目,选取与“草”相关的典故,如:“瀛洲草”,出自李白的诗《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慈晖”,出自孟郊的诗《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南浦”,出自南朝梁代江淹的文《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整首诗感情真挚、丰富,从中可见作者的学识和性情。

(5)、作为流行歌手,没有绯闻是红不起来的,刘采春也有意无意地传出过不少绯闻。最著名的一次,是她在浙东演出时,与地方行政长官元稹的一场婚外恋。。

(6)、吊诡的是,而且非常吊诡的是,这个精通赌术的家伙自己却是逢赌必输,而且输得很惨。

(7)、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

(8)、别的官员搞绯闻都是地下工作者似的偷偷摸摸,而元稹则把这场情事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才子行事,果然是与众不同。

(9)、                                  

(10)、那种对历史人物“报喜不报忧”似的“宣扬”,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歪曲。

(11)、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全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13)、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14)、元稹留滞浙江七年,一次因酒兴大发,题诗道:“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同僚一个叫卢简求的看到该诗,开玩笑说:“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可见元稹与采春二人当时的关系众人皆知。

(15)、银家龚自珍才不系这样的呢!银家系个真正的高富帅!银家祖上几代都是当官的,积累了不少钱财,用“家财万贯”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16)、和喜欢诗歌相比,龚自珍其实更喜欢不务正业。

(17)、天长日久竟然集成了厚厚的一本书,而且卖得非常好,一时洛阳纸贵,那些读了这本书的赌鬼,不少人都赢得盆满钵满。

(18)、“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

(19)、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20)、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2、龚自珍最著名的两首诗是什么

(1)、“读起来不顺”“意境都不高”的东东,哪个会喜欢?哪个会传诵?你当人家都是白痴啊!

(2)、综观龚自珍的这两首试帖诗,绝无一般试帖诗的逢场作戏,矫揉造作,也无歌功颂德式的陈词滥调,而是真挚地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和思想情趣,从中隐约可见作者的真性情。这实际上是与作者的“尊情”、“畅情”的文学观念密切相关的。龚自珍说:“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情孰为畅?畅于声音。”(《长短言自序》)他认为,“言也者,不得已而有者也”,若“胸臆本无所欲言”,而“姑效他人之言”,是绝对不行的(《述思古子议》);好的作品,必定是作者“平生蓄于中心,时时露于文采者也”(《江南生橐笔集序》)。他反对因袭,“予欲因今人之所因兮,予荍然而耻之。”(《文体箴》)对于陈陈相因表示轻蔑,感到可耻。这种文学观念,致使龚自珍在应试作试帖诗时也情不能已,自然流露。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3)、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

(4)、朱老师说,这首诗后两句就是以文为诗,“诗歌的结构不同,有的三个字一对,有的两个字一对,你读起来不顺的,就是散文的句子。”

(5)、看来,刘采春的审美品位具有超前性,可那时候,没有时尚女性杂志《瑞丽》,也没有不定期举办的时装发布会,刘采春全靠自学成才。她的装束就是当时最流行的时装,她的发式就是当时最时髦的发式,放到现在,肯定是个穿名牌的讲究生活品位的时尚女人。

(6)、尽管元稹如此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就像一个空闺女子等待远出丈夫归来一样,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其中写道:“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7)、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8)、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龚自珍《投宋于庭》

(9)、这个“快”字,可以理解为“萝卜快了不洗泥”,好听点的说法叫“才思敏捷”。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文学家赵翼曾亲自见识过乾隆的“才思敏捷”:

(10)、责任编辑:  龚雅娇 审校: 龚艳 龚首灿

(1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2)、也有一句诗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徐锡麟的《出塞》。

(13)、《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

(14)、其次,我们还可以推测,刘采春是个时尚女郎。她爱打扮、会打扮,领导时尚新潮流:“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15)、首先,从元才子的诗中,我们可以推断,刘采春是个美女,并且是个很有气质的美女。你看,在元才子笔下,刘采春“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到底是文艺工作者,风情万种,跟一般的女人就是不一样!

(16)、也正是由于对于清廷之腐朽的愤懑,又由于对国运的忧心,爱之弥深,责之弥切,一旦有了机缘,诗人的情感终于如决堤之海一般一发不收:

(17)、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1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白话释义: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20)、可是朱老师说,这个故事不是真的,是有人为了黑乾隆爷而杜撰的,因为无论是沈德潜还是乾隆的集子里都找不到。

3、范仲淹必背十首诗

(1)、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

(2)、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当然了,乾隆皇帝也应该算一个“著名的诗人”,尽管他连一首著名的诗都没写出来过。

(5)、人患才少,元才子患才多;人患情少,元才子患情多。这位四处留情的文人,虽然好写的是艳词,倒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线索和资料。

(6)、祖父龚禔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

(7)、这话又是几个意思?意思就是以散文的方法写诗。朱教授说韩愈、黄庭坚都是走这个路子的,只是大家“为法”不同,有的人偶尔用几句散文,有的人通篇是散文,而乾隆属于比较极端、幅度较大的一类。

(8)、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9)、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学者。共有《己亥杂诗》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10)、这首“著名”的诗,发了三遍,不知道这一遍能不能发的出来,检查了多次,都发不出来。最近会议期间,风声比较紧,敏感词增加了不少,加大了小编们的工作量,再这样下去,小编们离下岗也都差不多了。

(11)、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12)、令薛涛失望的是,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元稹的“情商”天分很高,他的初恋情人是崔莺莺,为了求取功名而将其抛弃,为此他写作了《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就是著名的《西厢记》的原型。妻子韦丛去逝后,他又先后纳妾安仙嫔,续娶裴淑,此后也都亡故。长庆三年(823年),元稹前往浙江绍兴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忽然旧情萌发,颇有意想把十几年未见的薛涛接过来“叙旧”,不巧他又遇见了浙东名妓刘采春,于是将薛涛抛在了脑后,用他的话说“她(指刘采春)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美丽,非涛所能比也。”

(13)、龚自珍晚年创作的组诗《已亥杂诗》,一共有315首,每一首都是写得极为有个性,而且也是诞生了很多的名句,譬如:“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那都是经典名句,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震撼,这也正是他作品最为独特,也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地方。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龚自珍这首别具风格的好诗《漫感》:

(14)、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15)、可惜呀可惜,这位皇帝老儿写了那么多,让人记住和被传诵的却一首甚至一句也没有,任何版本的中国诗歌史,也从来没有将其列入其中。

(16)、拓展: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17)、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咏怀讽喻之作。部分诗篇收录于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内

(18)、当然了,龚自珍爱赌博,而且“精通赌术”这事儿,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19)、这个号称“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一辈子写了四万三千多首诗——有学者统计为3万余首,也有人统计为1万余首,还有学者认为超过5万首。

(20)、龚自珍是一位锲而不舍,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年少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数次名落孙山,一直到参加了六次会试,最终才得以进士及第。放在今天来看,就是起码复读了六次高想想都十分可怕。但是龚自珍在一次次的金榜无名的失落中坚持下来,并且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最终取得了想要的成功。进士及第,步入官途。

4、陶渊明最有名的十首诗

(1)、这并不奇怪,元稹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的后裔,身材高大,“仪形美丈夫”,一个典型的“高富帅”形象。他的才学更为出色,25岁进士及第,两次策问考试都名列第一。他的诗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体”,“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他的诗歌仅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赚足了世人的眼泪。

(2)、刘采春当时二十五岁,充满了少妇的妩媚,比起薛涛的徐娘半老,对元才子当然更有吸引力。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5)、第一二句“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作者直抒胸臆写到了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还有骨子里的那份忧愁之感,”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从军之后依旧还是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骨子里也依旧还是会有忧愁之感,这也着实是令人悲痛不已,面对这样的一种人生怎么能不让人悲伤?一个人在这偏远的地方,只能是望着东南方向深默,然后去写一两首抒情的诗,以此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6)、这些数字是啥子概念呢?我们可以拿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来作个比较:《全唐诗》总共才收录了89万首诗,而这些诗是2200多人花费数百年时间才写出来的。

(7)、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夹漈看。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己亥杂诗·其七十六》)

(8)、元稹时任越州(今绍兴)刺史、浙东观察使,正赶上刘采春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江苏淮安来到绍兴演出。几场演出下来,绍兴城已是万人空巷。最后,连绍兴城的最高长官元稹都坐不住了。

(9)、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10)、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杭州人。生于1792年,卒于1841年。从生卒年看,龚自珍生于康乾盛世的尾声,卒于近代史的开端,可以说,龚自珍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见证者,虽然他的英年早逝使得他未能亲历更多,但龚自珍通过他的诗文,记录了他对时代的敏锐感受、深切关怀和积极介入。龚自珍是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但因为书法上无法写出当时通用的台阁体,所以未被授予庶吉士身份,失去了进入翰林的资格。虽然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等京官,但始终无法真正投入核心的政治生活。心雄万夫又怀才不遇的身世遭遇,对清王朝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纠结,使得龚自珍的诗歌不仅仅有深思,更有深情。《己亥杂诗》充满了沉郁怒张之致,而其极致便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最强音。《己亥杂诗》在时代潮流与个体生命的交织下,呈现了别样的内涵和风格。

(1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 一作:人材)

(12)、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13)、龚自珍的诗自有一种感伤之怀,虽然写得很含蓄,可是那份深厚的情感,却是同样能够直击人心,这首《漫感》通篇写得极为忧愁,也很是悲痛,诗人也正是把自己一生的委屈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也是令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无限的忧愁。那我们作为普通的读者在这首诗中,其实同样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一片悲痛之情。

(14)、后世的论者最多来一句:历史价值超越艺术价值。

(15)、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对薛涛而言,这本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应酬活动,可与元稹一见面,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内心里激起了如同少女般萌动的涟漪。

(16)、莽莽扁舟夜,芦花遍水隈。潮从双峡起,风剪半江来。镫影明如雪,诗情壮挟雷。秋生罗刹岸,人语子陵台。鸥梦三更觉,鲸波万仞开。先声红蓼浦,余怒白蘋堆。铁笛冲烟去,青衫送客回。谁将奇句觅,丁卯忆雄才。

(17)、天老爷啊,我劝你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18)、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9)、至少他那首吟雪诗就让人“传诵”至今:“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不料卡壳了,就像打麻将三缺一。

(20)、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

5、龚自珍写的古诗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龚自珍《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3)、当然,龚自珍对清王朝的愤懑并没有改变对国家的爱,即便是离京之际:

(4)、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为官期间,多次抨击时弊,上书奏请清除弊政,积极为林则徐禁烟运动出谋划策,抵抗外国侵略者。

(5)、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                                    ——鲁迅(可能)

(7)、和不少人一样,本人从前也以为他是个穷屌丝,诗人嘛,一辈子能有几顿饱饭吃吃,没在人生的半道上挂掉就不错了。

(8)、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他是高富帅还是穷屌丝。

(9)、龚自珍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1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

(11)、当然,龚自珍最为自许的也许是当年对于西北边疆的献策。龚自珍早年曾效仿王安石的万言书,写下了《西域置行省议》,主张在新疆设立行省,对边疆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迁徙内地汉人至新疆,实行屯垦,进行开发。在三十八岁参加殿试时,龚自珍写下了《御制安边绥远疏》。当时西北刚刚平定张格尔叛乱,道光帝出题《安边绥远疏》,龚自珍长年对西北问题的思考得到了上达的机会,在疏中龚自珍卮言泉涌,认为经略西北关键在于发展生产:“以边安边何如?曰:常则不仰饷於内地十七省,变则不仰兵于东三省。何以能之?曰:足食足兵。”可惜龚自珍的家国之思并没有得到回应更没有转化为改变现实的力量,只能成为自己己亥之年的一缕回忆和遗憾:

(12)、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13)、修到瀛洲草,孤芳敢恨微。花间犹暖薄,柳外未春归。独抱灵根活,还先物态菲。出山名远志,入梦恋慈晖黛色千荄绚香心一雨肥。西郊初试马,南浦莫侵衣。拾芥谈何易,披榛采正稀。仙毫摛赏后,丹地许长依。

(14)、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5)、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己亥杂诗·其八十七》)

(16)、《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17)、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

(18)、该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19)、那就算了,不说乾隆爷了,接着说另一个奇葩诗人龚自珍。

(20)、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那样的日子肯定非常难过,无以排遣的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浣花溪本地有造纸的传统,薛涛又性喜红色,便对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八十七》)

(2)、(其一)暮雨怜幽草,曾亲撷翠人。林塘三百步,车去竟无尘。

(3)、《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

(4)、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指太阳。

(5)、*各位尊敬的读者:选书寄书工作正在陆续进行,让您久等了!

(6)、《撰羽陵山馆金石墨本记成弁端二十字》坐耗苍茫想,全凭琐屑谋。

(7)、对男人而言,未见好才如好色者也,这是颠扑不破,放之于四海皆准的真理!而刘采春对元稹这个大才子加地方长官也是仰慕已久,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省去诸多中间环节,直接进入蜜月期!

(8)、因为他不仅好赌还好豪赌,不赌则已,一旦赌起来就忘了时间忘了老婆忘了儿女,不把口袋里的银子输光决不罢休。

(9)、作为清王朝士大夫的一员,龚自珍积极用世,对现实政治积极参与。当然,作为“苍茫六合此微官”的七品官员,龚自珍的参与仅限于献言献策。在虎门销烟之前,龚自珍便深感鸦片对国人的荼毒,对国运的侵蚀。在《己亥杂诗》中有两首诗以辛辣讽刺的口吻直指鸦片的罪恶:

(10)、龚自珍是一位十分懂得自省的人。龚自珍诗词兼备,但是在词方面的成就却远远逊色于诗。在晚年的时候,龚自珍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在词方面的不足。他说自己的词: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

(11)、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12)、最使元稹迷恋且为之心醉的,还不是刘采春的“新妆巧样”,而是听她轻摇檀板,唱一曲“恼人肠断”的《望夫歌》。声调宛转,再加上小鸟依人般的楚楚动人,谁人不爱,更何况像元长官这样擅长怜香惜玉的才子!

(1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

(14)、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15)、这首诗有一个小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镇江有祭祀玉皇和风神雷神的仪式,道士向诗人求一首青词。青词是道家的祈祷文。历史上如许多庸人如明朝嘉靖皇帝便热衷于此。但龚自珍笔下却一改其蒙昧鄙陋,而是将它作为唤起一个大时代的宣言,作为挽狂澜于既倒,寄希望于未来的畅想。“风雷”的意象在《己亥杂诗》里反复出现,如“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己亥杂诗·其四十五》),“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己亥杂诗·其六十一》)风雷不再是五迷三道的神仙,而是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天公也不是高居云端的上帝,而是人间正道的寄托。然而万马齐喑的景象,是诗人己亥年的一个愁结:“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己亥杂诗·其七》)“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己亥杂诗·其十四》)。其实国家并不是没有人才,但作者的身世让他深感韩愈之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是清王朝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埋没了人才,造成了“一晲人才海内空”(《夜坐》)、“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所以龚自珍祷祝,与其说是老天爷“降人才”,不如说是清王朝好好珍惜人才、利用人才。在作者百余年身后,毛泽东同志曾在七大报告中引用龚自珍的这首诗:“这里我记起了龚自珍写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我们d内,我想这样讲:‘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使我们的d员成了纸糊泥塑的人,什么都是一样的,那就不好了。”鼓励全体d员干部发挥聪明才智和个性,争取最终的胜利。

(16)、当下为何就很难出现诗人呢?这真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17)、龚自珍是一位眼光十分毒辣的人,他对当时朝廷多年的积弊一年看清,曾经多次对此进行抨击。无论是他留下的散文,还是诗词,都有这方面的表现。

(18)、所以我不和他说了,我只想说说自己的赶脚:上个厕所的工夫都能写出四首诗,怎么让人觉得不是在写诗,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