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言

1、免费查自己三世因果

(1)、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西归直指》

(2)、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3)、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4)、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7)、爱情的确像一盘菜。成熟的爱情,夕阳之恋,就像一盘清淡的菜;而青春恋情,又尤其是初恋,往往如一盘百味杂陈、浓酽刺喉的热肴,像辣椒、咖喱、芥末一类的佐料,有时也过量掺拌。

(8)、我把你给我的曾经,往最深的永远延续。卢思浩

(9)、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佛经经典名句

(10)、3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妙法莲华经》

(11)、3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妙法莲花经》

(12)、2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来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

(13)、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4)、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六祖法宝坛经》

(15)、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6)、从调有想,从想有令令欲,从欲有爱憎,从爱憎有贪嫉,从贪嫉合一切众生共相伤害。

(17)、1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大方广佛华严经》

(18)、所谓的旧情复燃,结局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重蹈覆辙。卢思浩

(1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20)、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2、佛经名言名句加出处

(1)、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4)、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5)、300.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

(6)、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8)、读诵名句开启智慧觉悟无常生厌离心了知无我洞达人生万缘放下死尽偷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9)、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

(10)、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11)、你一再地委屈自己,只是因为你不想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卢思浩

(12)、1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13)、3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鬼力惑人,非有真实。(想阴魔障之一)--《大佛顶首楞严经》

(14)、世间温软 ,风轻云淡 ,人生向美 ,就是懂得与生活互相成全。

(15)、1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佛遗教经》

(16)、八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7)、2善男子:道与菩提及以涅盘,悉名为常。一切众生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无慧眼故,不能得见;而诸众生为欲见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见道、菩提及以涅盘。--《大般涅盘经》

(18)、你听着我今天认真地跟你说一次,你过去就算杀人放火,我还照样喜欢你。可你,别骗我。

(19)、2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六祖坛经》

(20)、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3、佛经名言名句禅语

(1)、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2)、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不红尘?何处无佛陀?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佛经》

(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5)、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6)、九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7)、1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如来性品第四之一)--《大般涅盘经》

(8)、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9)、2其心无所畏,饶益诸群生,众魔与烦恼,一切悉摧灭。--《大方广佛华经》

(10)、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

(11)、1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需,一切给予。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八悭惜加毁戒)--《梵网经》

(12)、再过些时日,人间清平,往年该有的盛景,自会重来。待荼蘼花开,春事将尽,所有的不顺意,都要做个终结了断。

(13)、2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著。--《大方广佛华严经》

(1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

(15)、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6)、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海子

(1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8)、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9)、佛门里常说回头是岸,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自私自利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贪嗔痴慢回头,从五欲六尘上回头。这一回头,就回归到我们的真如本性。迷,这一回头就觉;邪,这一回头就正;染,这一回头就清净。所谓回头就是放下。大乘法叫你放下,诸位一定要知道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

(20)、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佛经名言

(1)、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2)、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4)、2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5)、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6)、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7)、20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8)、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0)、让今天过得比昨天更有意义,这才是昨天存在的价值。卢思浩

(1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3)、2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1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5)、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烧的瓷器,也比金玉制造的更胜一筹;食品花钱不多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却优于山珍海味。

(16)、只要是动了情执,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受制于他人,事实上是受制于自己的那一念爱染和贪执。

(17)、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8)、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9)、2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

(20)、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榜上有名;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光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5、佛经名言名偈

(1)、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2)、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4)、因为你我素昧平生,却同饮着一江水。所以我们从两两猜想到互为守望,彼此都十分幸运,又特别感动。

(5)、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6)、3想相为尘,识情为垢。--《大佛顶首楞严经》

(7)、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最起码的条件和最终的要求就是表里如始终如一。无论生忧患之中,还是处落魄之境,无论自幼至长,还是自长至老,在这个问题上应无一刻的松动。

(8)、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9)、 修行要防止三种心:想速成的心、恐惧的心、懈怠的心。

(10)、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1)、五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2)、2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离痴乱行?此菩萨成就正念,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大方广佛华经》

(13)、风来听风 ,雨落听雨 ,生活并没有什么深意 ,幸福和遗憾都藏在日常里。

(14)、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15)、在梦里,连上帝都通过画外音对我说,你这横冲直撞的人生会有个什么样的结尾,我也持观望态度。

(16)、谁的人生,不是晴雨交织,荣枯变幻。过往的喧闹,此时的寂静,与我一般相同。我早已学会迁就一切,起落无意,喜忧随缘。

(17)、于诸惑业及摩境,世间道中得解脱。--《大方广佛华严经》

(18)、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妙法莲华经》

(19)、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20)、2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业果报不失,是名佛所说。--《中论》

(1)、佛语有云:人既生亦死。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2)、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3)、你问我什么爱情,我不知道因为我是机器人。如果我有生命,如果我有温度,我会告诉你,我爱你。

(4)、青春里总会有遗憾和后悔,它让我们飞速地成长,在后面的岁月里,不要再错过不该错过的人。

(5)、3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法句经》

(6)、当你没有想过去发生的种种难堪,也没有为未来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而担忧,也没有刻意强调现在要去做什么。

(7)、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8)、《法华经》有一重要譬喻——“化城喻”,有一队商旅要到远处去取得珍宝,畏惧荒无人烟的恐怖道路,队伍有一位智慧高师幻化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供人们休息,渐渐地人们沉迷安逸,早忘了寻求珍宝的使命。

(9)、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自己身旁培养快乐。

(10)、有时候远方唤起的渴望并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种回家的召唤。瓦尔特本雅明

(1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2)、另一个意思,孝顺与否,也不能只看行为,有的人也会照顾父母老人,但心里到底咋想的还真不好说。孔子不早就说过,只是给父母饭吃就是孝顺了吗?那这和喂猪喂狗有多少区别呢?

(13)、“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1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5)、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佛语经典语录

(16)、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

(17)、2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18)、2若得见于佛,其心无所取,此人则能见,如佛所知法。--《大方广佛华严经》

(19)、七月像少女,用热烈的文字回应阳光的炙热,清晨的茉莉花开,便是她对太阳缠绵的爱。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所爱隔山海,愿山海可平。

(20)、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凡事都要留个余地,越是愤怒的时候,越是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既伤人又伤己。佛经上说:“瞋火能烧功德林”。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言语,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与功德。待人谦逊些,包容些,不骄矜,不恃宠,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2)、佛曰:贪嗔痴慢疑,杀伤烧抢掠,皆是魔,意乱情迷恨迷念,亦是魔。魔曰:虚假伪善愚昧,无心无情,皆是佛,目空一切摒弃心,亦是佛。

(3)、三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4)、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四十二章经》

(5)、二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6)、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海子

(8)、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9)、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莫要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播种;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善报。

(10)、其实幸福很简单,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

(11)、1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宣化上人

(12)、3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大方广佛华严经》

(13)、七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4)、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1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

(1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7)、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18)、再换个说法就更好懂了,比如说“杀心”,有些时候心里可能会对某个人产生这样的念头,恨不得杀了他!但这只是个念头,没有行动。如果以念头来定罪的话,那世界上的杀人犯肯定是现在的不知道多少倍。

(19)、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0)、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1)、解析: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

(2)、让我们荡起青春,击风削雨,义无反顾,吟唱碧海阳光。

(3)、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4)、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5)、但男人终究是胆小的,天不怕地不怕只是还不开窍还不知道怕。蔡崇达

(6)、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8)、1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八大人觉经》

(9)、有人来说长道短,切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是与非;因事与人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错没错。